夏天回北京学画画
2023年的夏天,我回了一趟北京。
与以往不同,这次回国我决定谁也不告诉。疫情之前,每年回国都是呼朋唤友,无论在国内呆多长时间,每天都是中午吃完了接着晚上吃。现在想想,我们中国人的交往方式好像离开了饭桌就不存在似的,貌似只有不停地凑在一起吃喝才能增进感情。
这一次,我决定任性地回避一切无效社交。不社交可以,但空出来的时间不能浪费,我突发奇想,报了一个美术班。
说“突发奇想”,是因为这个想法完全在计划之外。那是个周五的清晨,我抱着手机,本来想找找北京的美术馆去参观一下,但看来看去没有合适的美展。不甘心的我突然一转念,何不利用这个假期报个美术班,在北京找个老师,面对面地学习一下油画?
我找的美术班离我住的地方不远,打车也就十几分钟的车程。接待我的老师非常热情,先带我参观了两层楼里的几个画室。每个画室外面都展示着整面墙的学生作品,我被这些作品震撼到了。总听人说国内的孩子“卷”,但我没想到居然能卷到这样的程度。
墙上的作品多是铅笔画,有素描、速写,还有彩铅。但无论是哪种类型,都画得成熟准确,惟妙惟肖。不仅画功过硬,而且这些铅笔画的尺寸也不是我印象里的A8纸大小,而多是A3、A2,甚至是一面墙。
没错,一面墙!
在楼梯口处挂着一幅素描大白菜,足足有三米宽,五米高。那可是铅笔画呀!接待我的老师介绍说,那是几年前一个考上清华美院附中的学生的作品。这些高水平的作品立刻激发了我学习的欲望,但我想学的是油画。
了解了我的诉求后,接待的老师把我带到二楼拐角的一间教室外面。教室里,一位眉清目秀的年轻男老师正在指导几个孩子画素描。接待老师介绍说:“这是孙老师,民族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的高材生。”一听是主攻油画的,我立刻对这位帅哥小老师肃然起敬。
小老师听说我要学油画,而且想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一幅作品,面无表情地问我:“有绘画基础吗?”我如实回答:“没有,只上过三年网课。”小老师听了表示给我上课没问题,但周六周日不行,因为他学生太多,教室坐不下。周一他休息,所以只能从下一个星期二的下午开始。我虽然对平白耽误三天半时间不太满意,但人家是老师,咱也只能听老师的。不过在讨论画多大幅面的时候,我坚持要求至少画40×60的,而不是像他说的A8纸小画板。
星期二很快就到了。说实话,我对坐在教室里,跟老师面对面学习既期待又紧张。期待是因为终于有个活人能在画的过程中随时解答我的问题了,紧张是因为将会有个活人在画的过程中挑我毛病。不管是期待还是紧张,上课时间到了就要开始画。小老师把我安置在教室的一角,让我先用铅笔起形。
老师允许用铅笔起形,这让我有了信心。我大笔一挥,先画出地平线,再找到灭点,然后确定画中小路的位置和走向,再用概括的线条勾勒出几棵树的形状,左一笔,右一笔,几分钟就把画板填满了。老师一直站在我身后看着,直到这时才搬个小板凳在我身边坐下,我明显感到他的态度变了。
从那一刻开始,小老师教得很认真。他先讲解在铺底色时就要确定明暗关系,要把油画铺底色的过程当成素描,用单一的颜色把画面的明暗部分区分开来。然后又告诉我,第二步在底色上铺整体颜色时要由深到浅,这样颜色不会脏。另外,调色要大胆,笔触要明显,总之要勇敢地画下去……
他一边讲我一边画,尽量把他讲的体现在画面上。有时不太理解他讲的点,他就接过笔给我示范。看着小老师在画面上游刃有余地点点戳戳,我深刻理解了为什么师傅带徒弟都要面对面地教,因为徒弟看着师傅那两下,比说俩小时都管用。第一天从下午三点一直画到晚上八点多,我把整个画面都铺好了背景色,老师说进展得很快。
在那之后的几天里,我上午耗在画室里自己画,下午上课时老师会讲评我完成的部分,然后再讲解下一步可以画什么,应该怎么画,为什么要这么画,以及画时需要注意什么。跟着小老师,我发现了很多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比如暗色不敢暗下去,亮色又不敢加厚,细节在画面中表现得太平均,树木轮廓的勾线不够清晰,该概括的地方表现得过于细腻,而该细腻的地方又不够精准。最主要的是对画面节奏感的把握不成熟,总之方方面面的问题数不胜数。
在小老师认真耐心的讲解和带领下,一幅鲜活的作品慢慢诞生了。在一片秋天的树林里,树叶正从墨绿变黄变红,温暖的阳光从画面的右方穿过层层叠叠的树枝,洒在泥泞的小路上。一个红衣红帽的小姑娘挽着一只金黄色的小竹篮,正一步步向树林外那片蓝天走去。那个小姑娘是谁?竹篮里装的是蘑菇还是鲜花?她在唱着歌吗?……站在完成的作品前,我脑子里不经意地蹦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小老师很负责任,不仅指点我完成了这幅画,还帮我给画喷上亮光油,并且在网上挑选了合适的画框。
我开玩笑问他:“你为什么一开始态度那么勉强?”
他说:“因为以前也有成年人来学画,但基本都是我在画。而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坐得住。所以我不太愿意教。”
我又问:“那为什么后来态度变了?”
他说:“一看你认真又坐得住,还有悟性,就愿意教了。”
不管小老师怎么想,我都对他心怀感激。他不仅传授给我很多绘画技巧,还分享了许多他的绘画经验、理念和心得,最后还送给我一本他自己出的画册。
一个星期时间不长,但收获满满。学到、看到、听到的比之前三年还多。在北京学画的我真幸运,遇到了一位难得的好老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