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严肃于洒脱放松之间

寓严肃于洒脱放松之间
杨晓炎
这个题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程十发为介绍我而写的,当年发表在《文汇报》上。程十发的署名文章一开始就写道“见小友杨晓炎的美术评论、人物专访等诸多文章,蔚为可观,甚为欣喜。小杨聪慧,行文自然真切。文人画、禅宗画这样的话题,他和学者、专家一样谈机杼、启吾性,倒也不乏见地,”(详见《文汇报》1991年3月1日)那时我年轻,穿着警服象“张灵甫”,在警界从事美术宣传工作,能在报上看到大师这样的夸奖,仿佛得到诺贝尔奖评语,真象莫言获诺奖心情“狂喜并惶恐”。还真有同行到程家质疑,发老当面认可文章是他写的,事后我才知还有这样的插曲。真是文人相轻呵!如今先生巳作古,我巳白发苍苍,经过岁月的磨砺,早巳过了年轻气盛期。回首往事,淡然一笑也。

发表欲也愈来愈淡泊,每每看到报刊发表整版书画作品及文章,内心窃笑,这已是我早玩过的形式。当下号称画家的人多如牛毛,文章称大师的也比比皆是。整个画坛很浮躁,急功近利。今天在贵版发表我近作,找个名人吹捧一下,满足我虚荣心,毫无意义,还是我自己实实在在撰文自己的作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只要瓜甜,也无仿,瓜不甜别人再吹也没用,下面就从二个方面解读我的作品和观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方面,寓严肃,什么叫严肃,严肃后面就是认真,严肃认真考虑学画图要从小到大有兴趣爱好,有的孩子不喜欢音乐大人逼学钢琴,就是痛苦,画图同理,当然这里也有从小培养兴趣爱好,歪打正着,我的启蒙老师是奶奶,她斗大字不识,“文革”期间,我8岁,她怕我到外面玩耍闯祸,关在屋里,叫我按“小人书”(即连环画),依样画芦,涂鸦画飞机大炮,得到奶奶鼓励,后来上小学美术课作业又得到美术老师表扬,任命我课代表,增强了我兴趣爱好,从小学到中学以至毕业工作,画画变成特长,出黑板报,画漫画,帮美术老师一起布置,进美术进修班,成了我引以为荣的劳务,直至分配工作,以此专业特长,进图书馆搞美工,阅读习惯和写文章爱好也是这段工作期间养成,画画有实用性,可以此为工作,后来我发现公安机关首次在社会上公开招聘专业人才,我又以这特长考进,以专业人才进警界从事美术,那时为公安报刊画许多插图漫画,深入基层,写采访报道。逢年过节站岗维护治安交通秩序,做些警察工作,但大多数时间还是能画画,应该说我的工作专业对口发挥特长,才能发展到今日。当下每年高等艺校绘画类毕业生,大多找工作已是专业不对口了,要想靠此专业做职业画家谋生,真是很艰辛。现在考艺术美术类有些人是没有兴趣爱好,纯属文化科目成绩不佳,考艺术专业可降低文化科目考试分数,容易考进,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拿本科文凭方便找工作,已不考虑专业对口问题了,对绘画艺术本来就毫无兴趣者,无所谓,对有兴趣爱好者来说将是痛苦之事,因为你的工作已与美术无关了,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面临二条路的选择,要么你就放弃专业,画画只能成了业余的兴趣爱好。真正对嗜画如命的兴趣爱好,肯定不倔服,那怕辞职,都要从事画画,这风险很大,你的生活经济来源?靠画画养家糊口行吗?这就是带来的第二个方面问题,于洒脱放松之间,常说的体制外的画家,没有工资,相当的艰辛,除非是名头画家。


这里发表的一些作品,基本上是在警界从事严肃的美术宣传工作,拿着一份工资,不靠卖画过日子。尽力在宣纸上做到洒脱放松之间,这幅马,我是随心所欲,在宣纸上写了十几幅,选出一幅自认满意,注意我是用写代替画,实际上就是“一气呵成,气运生动”,我把这张画带到刘旦宅家,刘老看了我画,感到马的臀部形不准,他赶紧用毛笔沾染淡墨又构了一遍,再题上他的行草书法,顿时这幅画从形似到神似。刘老是我敬佩的名画家之一,他的风格清丽透骨,甜而不俗,尤其他的书法有颜鲁公气势,更可贵的是,他的美学观和我有相同之处,有人提问,如何才是好画?他毫无疑问曰:“画得自然就是好画”。中国画讲究笔墨功夫,不注重色彩,这是中国画的特点,黄宾虹的山水笔墨分五色,甚至于春夏秋冬也从笔墨里感觉到,色彩几乎没有,就是有也是淡淡的头绿及朱砂,淡雅,我努力追求这种感觉。另一幅苏东坡,我吸收汉画像砖味,用浓墨勾勒,尽做到斑驳迹迹,力透纸背,这幅画好后,给周志高看,他大概也懂得此画逸品,洋洋洒洒题了东坡词句,现在他当选书法主席 ,不容易请他题词了吧!我这二幅画都是用笔墨构成,不涂色,配上二位大家的书法,更是增辉,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符合中国古代国画大多是文人骚客,玩玩而已。有一幅《雨中情》,是为参赛世博漫画而作,受吴冠中画作影响,我想漫画也可以用彩墨形式创作,一口气画成,效果很好,五颜六色的圈圈伞,造成了观博气氛,发给某报,关照等参赛结束再见报,结果等这幅画评上奖项后被评委们发现已发表,活生生取消奖项,至今印象深刻,后来我也想通了,好画大家看,奖项其次。另一幅笑佛,我试用墨骨法画法,所谓墨骨法是传统国画中的一种技巧,不用线构图,纯用水墨构成。梁楷的泼墨仙人,成了国画经典之作,我也临摹多遍,发觉有许多偶然性,其实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真的有偶尔天趣,这是工笔画无法取代,难度较大,笑佛的大嘴,废了我几张宣纸,因为一不小心水墨控制不到位,嘴巴会变成哭笑不得 ,中国水墨画,要得心应手,一笔下去要狠准,否则画坏,只能废掉,因为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很难修改,而且一定要练书法,书法写不好,国画难有成就,还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前辈画家经验之谈,故要不断练习基本功。


美院学生,画技都不错,靑出于蓝胜于蓝,但画出的作品总好象缺点什么,就是缺思想意境,试想;一个画山水国画者,不读唐诗宋词哪会有诗情画意?一个画人物油画者,不懂欧州文化史哪会有典雅味。故读万卷书很重要,一个国画家,尤其是文人画,诗、书、画、篆都要精通,会创作诗,会写书法,会用笔墨写画,( 注:是一气呵成写成画面,不是描,现在有些连环画家画国画放一底稿,五颜六色恶俗。) 又会篆刻,所有这些技巧内容全是舒发画家的思想感情服务,齐白石做到了,他画面上题款诗歌大多是原创,这就是大师级文人画家,有文化品味情趣。再看油画家,拿支油画笔在画布上涂涂就是油画,那太简单了,油画要有油画语言,画面上的颜料要有油性,感情的渲泄,色块见笔,每笔见色,整个画面的笔触干脆利落,尤如中国画的写意,无论古典、当代各种风格不同的油画都应具备这种要素,我读过许多大师级的油画作品,画了很多素描速写仅为创作做准备,( 包括小色彩稿,局部色稿) ,到正稿挥笔自如胸有成竹,与国画同理,如凡高、高更、莫奈等画家大多如此,因为油画也有画家不同风格的气质在里面。你看,说说容易,要具备以上二画种的画家素质,当代有多少?这要化一辈子苦功,还不见得有悟性,除了苦功,还要上帝给他悟性,这叫勤奋加天才,齐白石与凡高、毕加索都达到了,如今画家急功近利,油画打稿靠幻灯,国画靠粉本,东抄西拼。正如以赛亚·伯林所说的“艺术家不是牧师,也不是美好物品的提供者,而只是公开说一个直接基于他们切身经历的真理、面对这个真理,他只不过更有感触,更有反响,只不过是一个比普通人更有洞察力和表达能力的评论者和阐释者"。(《苏联的心灵》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85页) 齐白石、凡高、毕加索不正是如此吗?

今天把程先生当年写的题目分二方面解读了我的作品,我永远铭记当年先生为介绍我作品最后写道:“我与晓炎同属鸡,皆爱说笑,谈文说艺。寓严肃于洒脱放松之间,兴致来时,也合作画画,甚得忘年之乐。我衷心祝愿小杨百尺竿头,再上一层,深信晓炎及其他青年朋友的努力,无愧于这个伟大而激荡人心的时代”。
(2005年6月28日三稿于小言斋)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