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重磅日程:7月9日“对等关税”大限

 本周重磅日程:7月9日“对等关税”大限

article.author.display_name
张雅琦


本周重点关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暂停期结束、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美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国公布6月CPI、PPI、社融数据。

7月7日-7月13日当周重磅财经事件一览,以下均为北京时间:

本周重点关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暂停期结束、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美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国公布6月CPI、PPI、社融数据。

此外, IEA公布月报、欧元区多国公布6月CPI终值,英国、韩国、泰国、新西兰等国公布利率决议。

美国“对等关税”暂停期结束,特朗普:将于8月1日开始支付新关税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开征所谓“对等关税”,随后引发全球市场震荡。在多方压力下,特朗普政府又在4月9日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维持10%的“基准关税”,同时威胁美贸易伙伴,需在7月8日前完成与美谈判。

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据环球时报5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政府7月4日起将向尚未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发出新关税税率的通知,税率区间为10%至70%,并计划从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税率上限(70%)远高于其4月份宣布的50%,市场普遍担忧此举将加剧美国经济的通胀风险,并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资产抛售。

7月5日周五,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向媒体确认,他已签署了将发往“大概12个”国家的关税信函,并计划于周一(7月8日)发出。他将这些信函形容为“要么接受,要么放弃”(take it or leave it)的最后通牒,并直言:

“(相比于此前复杂的谈判)信函更好……也容易得多”。

策略转变的背后,是与主要贸易伙伴谈判的屡屡受挫。媒体称,在与日本和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屡屡受挫后,特朗普对这一进程感到失望。旷日持久的传统贸易谈判模式,在白宫设定的加速时间表下面临巨大挑战。

截至目前,仅有少数国家与美国达成协议。英国在5月达成协议,维持10%的基础税率,并在汽车等关键领域获得豁免;越南则成功将其部分商品的关税从特朗普威胁的46%降至20%。

从复杂谈判转向单边通牒,美国这一激进的贸易策略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随着7月9日的最后期限日益临近,市场正屏息以待,关注这12封神秘信函的最终去向和它们将引爆的连锁反应。

金砖峰会将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据央视新闻,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即将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本次会晤主题设定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

多国专家认为,这次领导人会晤将是新成员印度尼西亚和10个伙伴国加入金砖国家后举行的首次峰会,同时还有多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受邀与会,具有更广泛代表性,将进一步推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世界展现更强“南方力量”。

专家认为,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金砖机制发展壮大有助于全球南方国家进一步强化合作。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所主任马科斯·皮雷斯说,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战略对话平台,有助于进一步拉紧各国间政治与经济联系,也为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捍卫发展权利、争取更多话语权提供了平台。

美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7月10日下周四,美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上月,美联储继续按兵不动,连续四次会议暂停降息。周四公布的非农数据展现出美国就业市场的强劲韧性,6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4.7万,高于市场普遍预期增加10.6万,失业率从4.24%降至4.12%。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资深联储报道记者Nick Timiraos认为,之前美联储官员就提到劳动力市场的数据稳健,以此证明他们在利率决策上采取观望是合理的,新近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又让他们可能延长这种政策观望期。

正如鲍威尔自己所说,一个“稳健的劳动力市场”让美联储有更多时间去观察今年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本周二鲍威尔在欧洲央行举行的央行论坛上表示,联储官员正在“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虽然看到了“逐步降温”的趋势,但“我们还没有真正看到意料之外的疲软迹象”。

利率互换数据显示,交易员认为7月29-30日会议降息的可能性降至接近零,而9月降息的概率约为75%。目前市场依然预计年内会降息50个基点。

中国公布6月CPI、PPI数据
7月9日,中国公布6月CPI、PPI数据。

上月数据显示,中国5月CPI同比下降0.1%。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下降0.4%;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5%,服务价格上涨0.5%。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

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6%。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均下降2.6%。

国信证券分析称,基于高频价格指标的表现,预计6月CPI同比将重回正增长区间,环比降幅延续上月的0.2%,PPI同比增速或持平上月。

中国公布6月社融数据
9-15日,中国公布6月社融数据。

上月数据显示,5月中国社融规模增量为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M2-M1剪刀差缩小。

今年5月7日,央行发布了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包括降准降息、优化并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有专家表示,上述举措力度非常大,货币政策从出台到效果显现需要一个过程,各项政策已逐步有效落地。

IEA公布月报
7月11日,IEA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OPEC+将在周六的会议上同意将8月份的石油产量提高约55万桶/日,高于5月、6月和7月41.1万桶/日。OPEC+代表表示,OPEC+将考虑在下次会议上再增产54.8万桶/日。

在中东局势缓和的背景下,国际油价已回落至冲突前的水平,WTI原油维持在67美元每桶。IEA在上月的报告中表示,只要中东原油供应未出现严重中断,2025年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将保持充足。此外,供应过剩状况可能在本十年剩余时间内持续。

欧元区多国公布6月CPI终值
7月11日,德国、法国公布6月CPI同比终值。

上月公布的初值显示,德国6月通胀率意外回落至2%,为近一年来首次达到欧洲央行目标水平,这一结果好于市场预期。然而,相比价格上涨压力,许多决策者更担心经济疲软可能拖累通胀下行。

市场预期显示,欧洲央行可能在本月晚些时候举行的下次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当前利率水平。随着通胀率已达到目标水平,经济学家预测今年内可能还会有一次降息。

英国、韩国、新西兰等国公布利率决议
7月9日,英国央行公布金融政策会议纪要。

上月,英国央行宣布,维持政策利率在4.25%不变,符合预期。然而,此次投票结果的分歧程度超出市场预期,官员中有6票支持维持利率,3票支持降息25个基点。会议纪要还释放出鸽派信号。交易员已完全消化了2025年内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

此外,周三,新西兰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周四韩国央行公布利率决议,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821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