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观感
大家好!
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历经十年所创作的长篇小说《飘》。
有人说女主人公斯嘉丽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主义,她勇敢坚韧,有勇有谋,聪明机智,也有人说她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更像是利己主义者的化身,那么,她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传奇女子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飘》的世界。
它以19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着力刻画了姿色迷人、聪明能干的大庄园主女儿斯嘉丽这一不屈不挠进行奋争的女性形象,生动再现了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及奴隶制经济由兴盛到崩溃的全过程。小说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还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
本书前部分,我认为斯嘉丽像一个娇蛮大小姐,她利用自己的美貌让全庄园的男性都围着她转,可她却一直喜欢已有婚约的男士艾希礼,直至全书结尾,她深深伤害到男主人公瑞德时才明白,当好友梅兰妮临终时她才幡然醒悟。可当我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向后阅读时,我似乎渐渐发现了斯嘉丽这一人物的传奇之处。
当她身处亚特兰大面临战争时,她想回到塔拉庄园的自私本质虽并没有改变。可当她面临梅兰妮即将生产时,孤立无援的她却并没有轻易放弃。在发现黑人小女仆欺骗自己时,她并没有过多的抱怨与绝望,而是决定自己孤身一人去寻找医生,从她在成千上万个满身是血的伤员中找到米医生,到她一人孤身回到家中为梅兰妮接生的过程中,我好像见证了一个每日只想着如何向艾希礼倾诉她的喜欢的女孩极速长大。她坚定着自己要回家的目标,在被迫与瑞德分别后,自己仍能独立操控马车,穿过重重阻碍,当我看到马都口吐白沫而死时,昔日繁荣的十二橡树庄园,如今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墓碑与一堆废墟时,不禁感叹她的不容易与战争的残酷。她一个人挑起了整个塔拉庄园的重担,刚回家便听闻母亲去世的噩耗,在她进入房间看见母亲的放声尖叫到她出来时眼里毫无泪光的坚毅眼神,强烈的对比令我感叹她的坚韧与顽强。当她在土里发现了生的红萝卜时激动的大啃,又对上帝起誓自己绝不会再像现在一样挨饿受冻,一定会让庄园过上好日子,在她起誓的那一刻,她掏出手枪毫不犹豫击杀北军逃兵的那一刻,她的身上穿着早已洗的发白的破旧裙装的那一刻,我好像再次惊觉见证了一位女性的成长。
斯嘉丽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离不开真实二字,她善与恶并存,从不矫揉造作,将人性真实而具体的表现了出来。我曾认为她变得刀子嘴豆腐心,有着原属于自己的坚韧与锋芒,又添加了梅兰妮的些许善良,可后来发现我错了,她还是那个勇敢自私、不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斯嘉丽,她可以为了三百税金,为了塔拉庄园的存活去亚特兰大的狱中欺骗瑞德,可以为了气艾希礼而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后又为养活塔拉庄园而抢了妹妹的未婚夫,她可以为了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但这并不代表她不是一位值得令人尊敬的女性。她聪明勇敢,能将木材厂打理的井井有条,在其他女性只知缝衣纳鞋的时候,她已经找到赚钱的方法,明白只有钱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她敢抛头露面的经营生意,敢独自一人经过森林,她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只在乎自己生活的如何,而她的勇敢果决也令她过上了一段人人景仰的幸福生活。
我无比认同斯嘉丽果敢的处事方式,在当今这个内耗严重的时代,我们更应学习她勇敢无畏的实际主义,与不惧世人眼光、顽强向上生长的生命力,不惧逆境,敢于直面逆境的模样与梅兰妮的纯洁善良,不在乎别人口中朋友的模样,只用心去感受的澄澈高尚品格相结合。
我想,生命这卷书,落款,应是亭亭长青树。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正身逢其时,更应像斯嘉丽一样勇敢无畏的过好每一天,善良中带有锋芒,有着强大意志力在风雨中前行。就像本书结尾时所说:“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