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老师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退休了,总得找点事情做。我退休之后,做起了每天千字文的事情。大部分文章是回想往事,有点像老牛反刍,于平稳中慢慢咀嚼沉淀的岁月。咀嚼和反刍中,荣辱得失渐渐淡去,旧情愈加浓厚。每有所思所得,便有诉诸文字的冲动。有的文章记录孙女成长的点滴,是爷爷送给孙女未来的礼物。也有部分文章记录着我现在的生活和思考,这是与时俱进的必须。

昨天,我在简书上发表了《陪聊》一文,写的就是最近的活动。此文在我微信转发不久,王家云老师就给我留言:有意义的话题,陪聊对市场化而言,就是生意,是钱;对人性化而言,就是互助,是爱。还少见的发来三朵鲜花以示鼓励。老师的支持让我十分感动。

40多年前,王老师给我们上党史课,对于我们中文系学生来说,这是副课,但是,那时的王老师,身材魁梧,嗓音洪亮,党史知识像有魔法一样,流进了我们的求知心田,让我爱上了这门学科。40多年过去,我听课的教室还在,只是在上面加了一层。

我查阅今年以来的微信,在微信转的每一篇文章,王老师都予以点赞支持。王老师留言的口气,犹如当年对待学生,现在的我,特别想看、特别爱看。

我写的《勤写文章慢变老》一文,在微信转载后,张载轩老师这样留言:文章亲切感人,写作心态也好,坚持写下去。张老师是我大学时的党委书记,他也经常给我的文章点赞。他的留言,让我深感荣幸,激动不已,这份关怀,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一次在校园里散步,坐在轮椅上的吴开俊老师,突然站了起来,对我说,小张啊,你在《淮海晚报》上发表的回忆于老的文章,我看到了,很好,继续努力。他是我的古代文学老师,我清楚地记得他上课的口头禅:“沈德潜的《古诗源》”,讲唐代以前的诗歌,喜欢引用《古诗源》中的点评。

关心帮助过我的大学老师有很多,由于只写千字文,就不一一列举了。谨以此文感谢我大学的老师们,你们教给我:人享有自由思索、自由选择的权力,你们让我们真正地思索人生,你们指引我向前,再向前;你们以自己的为人为学之道,为我指明了方向,你们是我最好的航标灯!

大学毕业,很快40年了,感想很多。老师永远是老师,一直关心关注学生。我观察有太多的学生,一走出校门,便忘记了老师,未曾回馈过一声问候。其实,毕业的学生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忙碌。只要有心,就可以抽出足够的时间,给昔日的老师们打个电话,加个微信,过年过节的时候问候一下,关注一下近况是完全可以的。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次短暂的交流,其实不足以回报老师们当年付出的心血,却足以让他们感到些许欣慰与温暖。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884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