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21)“大师兄”在思考,上帝在嘲笑
上午来京。胃依然不太舒服。午饭未吃。

正幕外:
少做事,多说话
——超级毕业生第五堂速成课
北京,海淀。
李诺 QQ 签名:“猪肉涨价,大学生跌价……”
简洁 QQ 签名:“毕业越来越近,可我的饭碗在哪里?”
(21)几乎是在李诺投第一轮简历后的两周内,简洁就零星地投出了她自己的“处女作”。
对简洁,李诺丝毫不隐瞒自己投递简历的计划——她把其称为“波段操作战略”:从十一月到次年六月,分四波投递简历。
第一波,是十一月到次年一月,先扫描式地“全景投递”,凡是有一丝可能的地方都要投遍,宁可错投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因为这是用人指标拟定、校园招聘启动、筛选初试启动的时候。所以,要撒大网,捞大鱼,小虾小鱼的也不能漏过。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波,春暖花开三月三,简历飞满天。这时候要“重点聚焦”,要锁定某些产业、行业、企业或领域、单位和组织来投了。因为这时候指标已经确定,需求已经明朗,要谁不要谁,该定的已经定了,没定的还在候选人中权衡。所以,要多发动内幕触角,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地营销自己——你需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第三波,四月、五月,“鲜花的海洋”。策略是要“见缝插针”、“查漏补缺”,且回头再过一遍已经投过的重点对象——因为这个时候是“变动”和“签约”同时存在的时候:有些人,找到了更好的地方,跳了;有些地方,补加了指标,多了;有些组织,突然从地下冒出来了,要招人了……希望总是在角落里等着你。
第四波,六月,“夏天夏天悄悄来去,有人苦涩有人甜蜜”……这时别无他法,只能捞漏网之鱼。不抛弃,不放弃。
李诺没告诉简洁,这又是“大师兄”告诉她——噢,其实大师兄还不知道她这个人的——李诺也有不想告诉简洁的小秘密。对于这个素未谋面似乎又很亲近的“大师兄”,李诺有点迷信,有点崇拜,有点小小的渴望。
李诺很庆幸在一年前就读到大师兄“一骑黑马绝尘来”的文字,从此深信不疑,执迷不悟。
只是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发笑的上帝就会闲极无聊,想法子来捉弄人。李诺严格地按照“大师兄”思考经年的波段操作理论体系来投递简历和找工作,但是三十份简历石沉大海,六十份名片零星回音,九十份电子邮件面试寥寥……
李诺毫不气馁,从不反省。
因为“大师兄”说:人生多难,只因上帝眷顾于你,要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全然没有想到,她之所以投简历如此坎坷,找工作如此反复,命运如浮沉,全是因为“大师兄”在思考,上帝在嘲笑——你把一切都想透了,还要我来干什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