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15号——期待已久的科隆大教堂

      一早,我们从莱比锡火车总站出发,准备去科隆,看看我期待已久的科隆大教堂。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两座哥特式建筑,一个是由西班牙建筑设计大师高迪设计的圣家堂教堂,它坐落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另一个就是科隆大教堂。一出火车站,我们就邂逅了高耸入云的科隆大教堂。中世纪的人喜欢又高又尖的哥特式,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设计可以离上帝更近一些。

      中世纪1248年的某一天,科隆大主教康拉德·冯·霍亨施陶芬或深思熟虑、或心血来潮,下令动工建造一座法国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由建筑师格哈德主导早期设计,确立了教堂的基本格局,包括双塔结构和哥特式的尖拱、肋拱顶等核心元素。由于战争、资金等原因,工程曾中断数百年,直到19世纪中后期才重启。19世纪的建筑师卡尔·腓特烈·辛克尔等人参考了原始设计图纸,推动了教堂的最终完工,1880年正式落成。科隆大教堂是多位建筑师在不同历史阶段接力完成的杰作,其设计融合了中世纪哥特式的经典风格与后期的修复重建智慧。

      入住酒店放下行李后,我们重返科隆大教堂。围绕大教堂环绕一周后,我们进入了室内浏览。正当我们看得起劲儿时,一阵庄严的管风琴声传了过来。我们疑惑的朝着教堂上方声音传来的位置望了过去,却什么也没看见。过了一会儿,管风琴声停下了,我们继续游览。刚迈出几步,我们又听见了熟悉的声音。这一次,我瞧见了教堂二层位置的管风琴,却始终没能发现它的操作台。我和妈妈去了那么多教堂,也看到了许多管风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过一个操作台的身影。这个问题我打算留给孟老师——我的钢琴老师。

      离开科隆大教堂后,我们前往香水博物馆,准备了解一些关于古龙水的知识。古龙水起源于18世纪初,由意大利人乔瓦尼·玛丽亚·法里纳发明。其发明渊源可追溯到1370年问世的“匈牙利皇后之水”。此后300年里,不断有人尝试改良其配方。传说一位意大利理发师在“匈牙利水”基础上,加强了橙花油、香柠檬油和甜橙油等,创造出一款受欢迎的盥洗水,并将配方传给了法里纳。1709年,法里纳为逃避战争从意大利迁居德国科隆市,他在原配方基础上加入薰衣草和香柠檬精华等,调制出了一种新型香水。为纪念科隆,他将其命名为“科隆水”,即“古龙水”,因此科隆也被称为“香水之城”。古龙水以清新的柑橘调为主,香精浓度通常在2%-5%,酒精含量较高,留香时间较短。最初,它被当作药用,可内服外用,还可用于沐浴、漱口等。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香水,深受欧洲贵族和男士喜爱,拿破仑就是其忠实使用者。我买了一瓶最初版本的古龙水,本来妈妈是不支持我买的,她说小孩不能用香水。我咨询了店员说小孩可以使用后,我买了一瓶小的,妈妈还跟我抢着用,因为这个味道实在是太诱人了。

      接下来,我们去了霍亨索伦桥,这个桥名字的长度虽然只有四个字,但特别难记。但是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它的名字,因为我喜欢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就是“霍亨索伦”王朝的杰出君主。

      看完霍亨索伦桥之后,我们便回到酒店休息了,因为昨天的布拉格之旅太累人了,到现在我们还没恢复过来,我要休息了,晚安。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977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