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狗不是狗

      小时候,吃过“猫耳朵”,一种零食。以为是猫的耳朵做成,有些吓人。于是傻傻地问小卖部老板:“是猫的耳朵吗?一袋,要割下多少只猫的耳朵啊”?

    老板笑答:“不是,不是,放心吃,是面粉做的”。开一袋,见金黄色,尖椭圆形,一圈一圈,真像猫耳朵。脆脆,甜甜,有趣,好吃。

      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的知道,动物园里的袋鼠不是鼠,花园里的蜗牛不是牛,餐桌上的东坡肉不是苏东坡,糕点屋里的老婆饼不是老婆,寺庙里的木鱼不是鱼,快餐店里的热狗也不是狗。

        热狗,不是狗,怎会有一个“狗”字。与狗肉关联。在德国,热狗被称为法兰克福香肠,德国人爱吃狗肉,人们便误认为香肠里的肉可能是狗肉。

      与狗形象联想。小狗在烤炉边闻到香肠面包,热得吐舌头,粉舌很像面包中的香肠。

      与漫画讹写有关。一种叫“德希臣狗”香肠,类似长体短腿棕毛狗。一名漫画家想不起“德希臣”的拼写,写成“狗”,漫画讹写成“快来买热狗”。

      这些关联、联想,讹写,表面的形似、音似、神似,让人产生错觉。有些错觉,给生活增添乐趣和创意。

      有些错觉背后,隐藏更深的秘密。透过名称、标签、表像,才能看到真实与本质。

      不由得想起一部影片《小丑》,主角亚瑟无法控制的笑,毫无恶意,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叫假性延髓情绪症。陌生的人们误解了他脸上的怪异和笑声,亚瑟遭受了无尽的冷眼、孤立、排斥,这是一个悲剧。

      生活中,往往肥胖不一定是贪吃,装扮华丽不一定是富有,面带微笑不一定是开心,独来独往不一定是孤僻另类。有时,在不同的情景下,我不是我,你也不是你。

·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985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