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之一百二十九:反衬(二)

反衬,指反面的衬托,用相异、相反的事作背景,烘托主体,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

9古今来,有多少诗人用自己的名句,对花纵情咏叹呢!苏东坡甚至——只恐夜深花落去,故烧银烛照红妆。惜花如此,岂独东坡为然哉?可是当年啊,诚如鲁迅先生所说:“花开花落两由之。”花开也罢,花谢也罢,全无所知,我对花只有麻木之感。(曹靖华《花》)【这段话写得相当精彩,在诉说众多诗人对花的爱慕之情时,很自然地引出苏东坡的诗句(衬体)作反衬,表达了自己对花的麻木感,(本体)又顺手引来鲁迅的诗句作为诠释,句子衔接自然,引用恰到好处,反衬更是用得生动鲜明。】

10可巧这日非正经日期,亲友来的少,里面不过几位近亲堂客,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并合族中的内眷陪坐。闻人报:“大爷进来了。”唬的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独凤姐款款站了起来。(《红楼梦》第十三回)【众婆娘的“藏之不迭”(衬体),反衬了王熙凤的“款款站了起来”(本体),突出地表现了王熙凤的泼辣性格与她在这个家族中的显赫地位。】

11“啊”——大爷惊惶地倒退了一步,老眼昏花中,他看见黑黝黝的门洞里嵌着一张惨白的脸,连嘴唇都是白的,眼珠子木木地搁着一动不动,像是张白纸上涂了两团墨。从前听人家说的阎罗殿里的白无常鬼就是这样一张脸!(王小鹰《你为谁辩护》)【写“脸”,着重从光与色两方面来表现,先是以“黑黝黝”衬“惨白”,继而又以“惨白的脸”衬“两团墨”似的“眼珠子”,衬托的运用加之形象的比喻,使得这张黑白分明、反差强烈的“脸”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良庖、族庖换刀皆不过岁、过月(衬体),而庖丁之刀19年刃如新(本体),两者相互反衬,更显出庖丁高超的解牛技术。】

13蓝蓝的木兰溪照样流,水柳长在高岸上,新竹生在山岗上;芳草芊芊,野花飘香。可是,我们美丽而善良的赵双环呢,她在哪里?她在哪里?(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溪水仍然汩汩地流淌,野花照旧飘散着芳香。作者用自然界生命的延续和壮美(衬体)来反衬美丽善良的赵双环的生命的终止(本体),使人倍感惋惜,不由产生痛悼之情。】

14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溢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碧野《天山景物记》)【这里所采用的也是一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反衬修辞手法。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15这一对人,好像不是伫立在严寒的雪夜里,而是置身在火树银花的环抱之中。真的,那凛冽的西北风,他们明明觉得是和熙的春风;而那随风飘舞的雪片,都是新鲜的花瓣儿。(冯德英《苦菜花》)【这是运用反衬作人物心理描写。自然景物的人化描写,显示出反衬修辞的心理基础和审美基础。】

16日落西山满天霞,对面山来了一个俏冤家。眉儿弯弯眼儿大,头上插上一朵小茶花。哪一个山里没有树,哪一个田里没有瓜,哪一个男子心里没有伊?要打鬼子,可就顾不上她。(田汉《日落西山》)【“无情未必真豪杰”,然而赤热的爱国之情最终战胜了儿女私情。反衬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生动丰满,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990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