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924】接受女性视角是全人类的视角
【1】@广州杨向宏
地下水不能喝,自来水都要过滤,国情决定,卖水肯定能卖成首富
【2】@陈折折
你们这些Z东西睁大眼睛看看清楚这些东西好笑吗?我问你们好笑吗?你以为黄色笑话很好笑吗?你以为年龄羞辱很好笑吗?你以为吐槽女友老婆很好笑吗?你觉得绿帽笑话身材羞辱嫁不出去剩女笑话很好笑吗?
一点也不好笑,不但不好笑,还显得你们特别low,特别愚蠢可笑又没有品味。
我告诉你们,日子变了,时代也变了,现在你们也不舒服吗,你们也尴尬吗,你们也羞愧吗,你们也觉得窘迫不安,你们也会脸红吗,你们也有时不知道如何反应也好只敢赔笑吗?你们也怕自己黑脸被拍下来嘲讽吗?你们创作的时候也会想这个是不是不能讲讲了会不会被骂啊?那真的太好了。这就对了:)
你们体验了女演员们女人们不到千分之一的窘境,看了女性处境仅仅冰山一角的痛苦和绝望,在不到万分之一的时间长河里。
现在才哪到哪啊,女演员比例才不到40%,有些人就怕成那个样子。一天到晚嚎着脱口秀不纯粹了。怎么了,你们有本事退赛自己办的全男脱口秀啊。
为什么每次从女性的视角说话题就会被人说狭隘,世界上一半人的视角为什么是狭隘的?把男人的视角当成自己的视角是一件什么很骄傲的事情吗?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接受女性视角是全人类的视角,女性的处境也是全人类的处境,幽默是最好的武器,而没有女人会放弃战斗。
【3】在也门钓鲑鱼
我感觉在我们东亚环境中最让我痛苦的就是上司可以像骂孙子一样骂下属,完全没有尊严。我印象很深的是,去客户那里开会,助理送来资料,老板看了一眼、就把纸质资料丢到地上,并且质问助理:我让你打出来的是这个吗?
助理很显然是懵的。如果不对,你就说对的是什么不就行了?你这样的问话,助理更不明白,我们所有的开会的人都在听你发火。这样难道就有效率吗?
助理就站在我们旁边,听着老板骂了五分钟,我根本不敢看她,我比她还痛苦。因为这样的毫无尊严的责骂,可能会落到我们每一个打工人头上。
【4】@小儿外科裴医生
“调查发现,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部管理混乱,检验科违规修改血铅检验数据,医院对此失管失察,相关人员严重失职渎职。”
修改血铅检验数据对医院检验科有什么好处?他们的动机是啥?
@猫步01:他们好不容易把一个盖子盖上,你竟然又想揭开
【5】柴知道
刚看到有消息说,唐际根(考古学家,社科院考古所首席研究员,原殷墟考古队长)在发了几条视频驳斥“西方伪史论”后,也宣布失望退场了——我对这一结果毫不意外,因为我虽然不懂考古,但可能比唐老师更懂网络舆论。
往前追溯,欧阳自远(中科院院士,嫦娥工程一期首席科学家)院士,之前也因为驳斥“美国登月阴谋论”,被喷到退场。
这些事情我们都看在眼里。很显然,唐际根和欧阳自远都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拥有世界级水平的顶尖专家,他们失望退场,当然不是因为水平不够论据不足,而是因为信奉“伪史论”、“登月阴谋论”者本身就不可交流,不会改变。
专家或一些讲道理的博主,对这些谣言的驳斥基本都是从证据入手,找对方论据、逻辑中的错误、漏洞。正经辩论学术问题的时候确实应该这样,但问题是这些阴谋论本身就不是正经学术产物,要是能靠摆事实讲逻辑解决,它们早就被解决一万遍了。
天文学家,同时也是科普作者的卡尔·萨根写过一本关于阴谋论的书,叫《魔鬼出没的世界》。里面说伪科学能流行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请注意,是情感需求,不是智识需求。
什么是情感需求呢?比方说有些人会信一些“偏方神药”能治病,不是因为他们从心底里认为这些神药比专业医生靠谱,而是因为他们的病确实不好治,甚至就没法儿治,但“神药”能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允诺。你别管真的假的,反正神药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要是有谁说这神药不靠谱,那很可能被病人攻击。
具体到“伪史论”和“登月阴谋论”,也没什么新鲜的,它们背后都承载了一些隐秘的情感需求。
比如在这两类谣言的支持者中,很多人在评论区里都明说了,他们抱着的心态是“乐子人”:
其实我知道这是假的,但我就是要支持,因为传播“伪史论”和“登月阴谋论”可以打击“对手”,还可以看到专家、博主因此发怒,他们越急我就越开心。唐际根、欧阳自远这些顶级专家现在都要来搭理我了,都急了,那可太有乐子了,这不得继续挑逗他们,气死他们?
他们还会把这种行为美化为“在对手的家里拉屎”——虽然实际上是在自家门口拉屎,熏臭的都是自家的环境。
面对这些“乐子人”,别管多顶级的专家学者,摆的论据和逻辑多么无懈可击,统统都没用,因为大家玩的就不是同一个游戏。
如果有关部门真想解决反智问题,那不能靠专家学者,要从其他地方着手。具体病根在哪里,相信有关部门心里也有数。
当然,也有不是乐子人的,他们是真心伪史论或者登月阴谋论。那说得更直白一点吧:早就浩如烟海的证据摆在面前,但他们仍然相信这些谣言,既然如此,再多加一些证据也是没用的。这就如同要救活一具尸体,加大药量是没用的,它就不是药的事儿。
我们在网上做科普内容也有一些年头了。早些年的时候还有会想,把道理讲得更细致充分一点,也许能说服一些人。但现在想法变了,一些荒谬的舆论背后,是一些更隐秘情感需求。所以遇到这些言论,我们不会回复,会选择直接拉黑,避免传染,这是我们觉得更负责、高效的处理方式。
当然,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这样。有很多日常小谣言背后,就是大家不太明白一个问题的科学道理,那这时专家学者科普博主或者爱好者什么的,出来讲讲背后的原理,那还是很有效的。
但越荒谬离谱的观点,背后的情感需求越强烈,信奉它们的人不可交流的程度更深,越不可能通过专家学者的辟谣来改变——实际上,我觉得是越辟谣他们越兴奋,根本就不该搭理。当一个火箭专家真的在认真论述火箭为什么不能用水洗煤的时候,你就该知道这是一场笑话,不是交流。
所以之前有朋友让我们驳斥一下“伪史论”的时候,我回复说算了,这个话题有点粪坑,我们就不趟了。内心想法就是如上所述,我觉得不该浪费这个时间,越说人家越兴奋,还是发点值得发的内容,跟正常的朋友们交流。
【6】牛津-小裁缝
很多博主动不动强调中国房地产市场缩水,多少人财富蒸发了,这误导了很多人。其实对于整个社会来讲,财富并没有蒸发,而是通过某些方式重新分配了。举个例子,假如某人A在房价高点买了一套价格100万的房子,加杠杆买的,现在跌到了50万。有两种情况:二手房,那么直接受益者是二手房的卖家、房地产中介和银行;
假如购入的是新房,地方政府、房地产公司和银行是卖方。这100万可能反映在银行员工和房地产员工的绩效。地方政府也分到一部分,反映在体制内的薪资(后续可能是消费或者买房等等)、修建的各种基础设施比如高铁、高速、地铁,公园、体育场等文体设施,以及对公共服务的补贴(水电公交地铁等等)。还有一些是吸引人才或者企业落户的补贴,前几年各地的人才计划和产业补贴都是很猛的,现在几乎都消失了。总之,这个过程,有很多潜在的受益者。
那么100万的房子变成50万,如果不存在烂尾的情况下,房子本身是在的,只是市场改变了资产定价而已,之前某人A花100多万(考虑贷款)创造的社会价值已经实现了。
【7】@少述派
比如说韩国要申遗“孔子”“端午节”“中医”“汉服”之类。
首先,韩国的确在2005年申遗过自己的“江陵端午祭”。但是人家申请的是萨满教和民间地方性节庆,和“端午节”两码事。
而且申遗不代表是专利,中国的端午节在2009年也申遗成功。
这类新闻的谬误往往就是新闻断章取义,以及再加工引战。
像韩国申遗的印刷术,和中国的活字印刷也是两码事。
至于泡菜,人家的工艺手法都跟你不一样,结果成了中国泡菜是韩国人的祖宗。
在民族自信这件事上,中国人永远是世界第一,且只要雷同,你就都是抄袭我的。
至于韩国人说孔子和汉字是他们的,这种纯粹的谣言,也是简中最乐衷传播的存在。
当然,喜欢全世界嚷嚷,这倒是很像是中国人的后代。
【8】@王天定
广场舞和暴走团现在搞成这个样子,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缺少公共生活训练的社会里,我们没有太多经验学会不同群体如何相互包容谦让。公共领域的规则不能说没有,但是它往往来自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而不是大家在公共生活中相互碰撞形成的共识。所以,我们先得有公共生活,容忍公共生活给生活秩序带来的混乱,然后学习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9】张洲
1:儿女各忙各的,拼家庭经济的前提下,没有陪老人的可能。
2:退休无事且没有其他社交氛围。而社交是从幼儿园到退休的成瘾性最大意义。
3:出去走走挺好的,饭后100步,饭前100步,睡前睡后100步,无论何时100步,统统被认作“有益健康”,而自己走的话,没有督促力会走很慢,耽误健康。
4:寻找“额外的”情感依托。爱情这东西能触发心动,心动这东西从一岁时的奥特曼卡片到100岁时的金丝楠木棺材板儿都会引人入胜。干瘪老头和皱巴老太,你不稀罕并不是他们不值当稀罕,有的是人稀罕。爱情无论婚内婚外,总是能激发陈旧荷尔蒙睾丸酮并能产生新的多巴胺。
5:有钱不知道花哪,家里的盆子碗旧橱子破桌还能使几年,“都这岁数了,换个新的也使不惯,折腾啥”,而菜市场那点事也花不完退休金。
6:孤独,其脑力已跟不上“电子时代”和“语言环境的裂变”,手机9成功能不会用也没有探索的激情,家电要求简单易学,说明书都看不懂也没耐心看了,各种网络梗火星文和这一代人格格不入,除了看电视几乎没什么可干的,而电视也已经不好看了。
7:热闹,家长里短的绯闻亲自从对方嘴里听到和从电视节目上看到的心态截然不同。因为电视上有些“不让播”,不如老李死老婆老张搞破鞋老王喝多摸了邻居娘们人家报了警,这些电视上统统不会有,最喜闻乐见的还是“李姐这2天没来是因为让儿媳妇抓破脸了,给撕巴了”
8:有一颗向上的“集体协调之心”和“那个年代过来的荣誉感”,人犟胳膊直,必须走好不能给集体拖后腿。这种也能分泌肾上腺素,能给他们一颗“向阳心”。
9:忧虑。主要是孩子们离家或很远,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打电话还能摇到“队友”,哪怕只给叫个救护车也比号码簿里没人可拨强。
10:扩充其他可能。队友不止一起暴走,还能一起K歌,包饺子,甚至结团远游还有可能促成某对老年婚礼,哪怕有些团队小分裂也好,因为他们奉行“假设生活若淡如白开,有一滴墨色也是好的”的多彩岁月。
11:忧虑发丧时没几个人来也显得人缘不佳。
12:孩子结婚,好歹能收些份子钱。万儿八钱的不怕多,千儿八百的也可以,百儿八十的还凑合,十块八块的我也收,块二八角的不让进。
只要他们影响了别人,要有针对性的“勇敢站出来”,经过实践,强烈建议直接用恶毒语言攻击整天“无耻团队”,骂完就跑,不作停留。务必要摧毁他们的荣誉之心,使领队内疚,让他自以为“因为自己一是逞强和调度失误,让组织蒙羞属个人过错”,不要攻击个人尤其领队,那会有队员来声援领导,舔腚的活儿他们永远也放不下。
如果人家没影响任何人,祝福且尊重,因为人人都有老的时候。咱们老了,素质肯定高。暴走团不一定是令人讨厌的僵贼,也有可能是城市的风景。
【10】@胖子很可以
@阿琦有点困:是这样的,就像对某些事物的认知,往前走了就没办法后退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