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长谈
从城市与狗到绿房子到酒吧长谈,明显到这里他的结构技巧已经炉火纯青了,我认为这部是略萨的最高峰。选总统后出版过来的那几部我无法读完。
对话波,不是简单干枯的信息波。用这种结构就要求每句话要包含介绍场景的信息因素。他用人名巧妙解决这一点。唯一有重复人物的场景是小萨。就用了不同的字体。在对话波中大量的掺入回想和当时的心理活动,魅力无穷。小萨对自己人生的各种回思也象小说结构一样五光十色。
看福克纳、略萨,再看乔伊斯,觉得美洲人用起技巧来更加野蛮。
尽管他总是现实感强烈,但他多次表示创作是一种弑神行为。是一次充满勇气的造反行动,它构成一个想象世界的外观,在保留现实世界面孔同时,实际上是排斥现实和质问现实的。
从他身上感受到拉美仍笼罩在福克纳的阴影下,残酷、阴暗、麻木和偶然闪现的一道不合时宜的八月之光。
在社会动乱、思想撞击的年代,会生出理想、绝望、血性、失落。但大多数知识分子其实更喜欢可以说“不”的时代。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