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行业折射出的分配不均问题到了什么程度

上网冲浪时刷到知乎上有人提出的这个问题,心里很震撼,因为刚刚看到另一条新闻里一个去上海打工的少年因操作失误多付了打车费,一百块车费付了一千零十块,多出来的九百一十块打算要回来,司机却不干了,少年索要无果后喝农药自杀。
这两条消息放在一起看是相当炸裂的,我们常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方面人们对于明星演员动辄千万过亿的身家习以为常,一方面又对民间疾苦视若无睹。如果仅仅从那些光鲜亮丽的演员身上看,似乎我们已经普遍实现了富裕生活,实际上官方通报的数据里,还有亿万普通人月收入不足千元。
在当年年度人均收入三万元的数据里看到这些,总是叫人难以理解。我们不免困惑,是这些收入微薄的人不努力吗?是他们不愿意也不曾付出劳动吗?

连AI都知道我们当下的财富分配呈现“金字塔尖极富、中产缩水、底层固话”的格局,多种因素加剧了不平等,大约0.33%的家庭持有全国67.45%的财富,而底层50%的家庭仅拥有2.3%的财富,在这其中,仅2024年就有1.52万高净值人士出于资产避险需求选择了移民。
在这个时代生活,常常觉得割裂、荒诞、无法理解、不可思议,种种心情叫人思来愈发觉得沉重,富人越富,而穷人恒穷,这成了一个无法打破的闭环。
我们打小接受的教育里,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方式并存,正常情况下,今天这个社会,大部分都是可以生活得很滋润的,可实际上到了今天人们不禁纷纷发出灵魂的叩问:真的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吗?
劳动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除了每年五一劳动节的应景式存在,印象里上一次文艺作品歌颂劳动还是赵本山在1997年春晚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里的台词。
越来越多辛勤劳动一辈子的工农阶层沦落到了经济分配的边缘底层,我没有否认那些高高在上手握大量财富的人所付出的劳动,劳动不仅仅是体力,脑力,投机倒把也是一种劳动,贩卖信息也可以有所收获,关键是他们所拥有的财富与付出的劳动成正比吗?在镜头前搔首弄姿表演一段变脸所呈现的价值真的要断崖式高于一个科研人员辛苦多年的努力?高于一名教师默默无闻的十年育人?高于一位军人守卫边疆抛洒的血汗?高于千千万万在城市里奔波的打工人?即便这样,他们依然觉得自己不容易。

说回开头知乎上的问题吧,演员这个行业不知何时成了绝对的精英行业,无数少年从小励志好好整容进军娱乐圈,从此飞黄腾达光宗耀祖,这是一个时代价值观的扭曲,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当一个普通工人三十天全勤拿到五千块工资的时候,当一户农民辛勤耕作一整年有可能收入不足万元的时候,一个不入流的非专业演员潦草拍个戏可能就收入几十上百万,名气大的明星,拍部戏片酬动辄千万上亿,他们付出的劳动是有多高的社会价值呢?电影你可以不看,但饭你不能不吃,很显然,这个时代的人已经分不清哪头重哪头轻了。
我们这个讲究实干兴邦的民族,有一天把演员这个职业捧上了神坛时,财富分配不均的严峻自然使得富人阶层拥有了何不食肉糜的心理,且他们把这种优越感视为理所当然,认为完全是自己的努力所得。

当然,演员明星并不是站在财富金字塔最尖上的一批人,他们也只是相对于底层的普通人才拥有优越感,在另一小撮财富链最顶端的人眼里,也不算什么。
有很多综艺节目喜欢让演艺圈里的明星去普通人家里蹭饭,或者体验普通人的生活,他们言行举止间暴露出来的那种优越感,刻在骨子里的何不食肉糜,以及虚伪的自视勤劳都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财富的极端偏置所引发的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有人还试图用平均收入这种掩耳盗铃的数据来,这就很扯淡了,我跟姚明平均身高一米九,跟马云平均资产近千亿,能说我是个富人吗?如此平均都是毫无意义的数据,皇帝的新衣罢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