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考公务员,应届生身份太“香”了!
每年 7、8 月份,建议大家珍惜应届生身份的相关话题,都会冲上热搜,但是有的同学还是稀里糊涂地就失去了这一宝贵的应届生身份。
今天,81 之家公考就来跟大家说说关于应届生身份这个话题。
应届生身份界定
第一种是“当年应届毕业生”
也就是即将毕业但还没拿到毕业证,处于实习或待业状态的大四、研二、研三的同学。
以2025年应届生为例,2025年7月份之前,你仍然具有应届生身份,但是一旦毕业后,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交了社保,这个时候你就是社会人才了。
还有一种是“两年择业期内毕业生”
只要毕业两年内(也就是2023年、2024年毕业的这些小伙伴),没有缴纳过社保,档案还保留在学校或者是人才市场,仍然具有应届生身份。
应届生有哪些优势
应届生岗位多
国考中约有67%的岗位仅限应届生报考,特别是在中央部委、税务、海关等系统,70%以上岗位仅限应届生报考。省考中也有大量岗位面向应届生,如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应届生岗位占比在30%-50%,河南、四川、云南等中西部地区为吸引人才,应届生岗位占比在40%到60%。
备考时间充裕
应届生在大四上学期课程相对轻松,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可以用来复习备考。即使已经毕业,在未找到合适工作之前,通常也会有几个月的空闲时间,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
发展与晋升优势
公务员考试有年龄限制,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对于当年的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应届生通常在22-25岁左右进入职场,相比30岁以后才进入的往届生,他们有更长的时间去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和拓展人脉关系,有更多的晋升机会。
签三方协议影响应届生身份吗
签三方协议本身通常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影响,具体如下:
毕业前签订三方协议
若未正式入职(未使用报到证、派遣证),且单位未缴纳社保,仍属于当年应届生,可正常报考应届生岗位的公务员等。
择业期内签订三方协议
若未签订劳动合同且未缴纳社保,即使签订三方协议,仍可能保留应届生身份。
如何保留应届生身份
以下是一些保留应届生身份的方法:
不缴纳职工社保
职工社会保险是判断是否就业的重要标志,一旦缴纳,应届生身份通常会失效。城乡居民医保、灵活就业社保等一般不影响应届生身份。
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意味着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会导致应届生身份丧失。但签订三方协议不影响应届生身份。
档案和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人才市场
档案和组织关系是认定应届生身份的重要依据,应届生的档案和组织关系一般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参加基层服务项目
如“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服务期结束后仍然会保留应届生身份,还可报考仅限应届生的岗位。
延期毕业
因身体原因、家庭原因、学分没修满、论文没有完成、考试不及格、考研等原因,向学校申请延迟毕业,在学校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也算应届毕业生。
考研上岸
如果大学毕业后参加过工作,有过缴纳社保的经历,后来又再读全日制研究生,毕业那一年会重新再获得一次应届生的身份。但需注意,入学期间必须暂停缴纳社保,档案也需要再次转到学校。
大学生参军
大四毕业的时候选择参军,教育部有规定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一年内可视作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用手续,向原就读高校再次申请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