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与黎明——法国帕瑞西亚钢琴三重奏音乐会

今晚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欣赏了“黄昏与黎明——法国帕瑞西亚钢琴三重奏音乐会”。三位来自法国的年轻音乐家小提琴家阿尔西德·梅内特里耶、大提琴家伊莲娜·若利斯,以及钢琴家梅尔维尔·沙普托亮相2025未来大师独奏重奏系列音乐会,为观众献演了从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的四首钢琴三重奏作品。展现了这一音乐体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样风采。值得一提的是演奏家使用的乐器一把是来自小提琴制琴师卡米洛·卡米利的意大利名琴与一把乔瓦尼·格兰奇诺的大提琴。

音乐会在贝多芬的《降B大调第七钢琴三重奏》拉开序幕,这首曲子创作于1811年,是题献给他的学生与亲密支持者鲁道夫大公的,所以又名《“大公”三重奏》。作为贝多芬中晚期风格过渡阶段的创作,乐曲呈现出了清晰,平衡的结构,音乐语言丰富,表达成熟。从第一乐章气势开阔的旋律进行到节奏灵动,结构精致的第二乐章谐谑曲,第三乐章慢板各声部之间的旋律对话,以及终乐章的充满活力。三位演奏家为观众完美演绎了古典室内乐作品的平衡严谨。又表现了贝多芬作品强烈深厚的情感张力。

接着我们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C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这部作品完成于1923年,作曲家年仅16岁,这是他最早期的室内乐作品之一。少年强烈的情感浓缩在这首结构紧凑的单乐章里。简洁的主题在钢琴的交代过后,小提琴和大提琴迅速将它发展绵延,三件乐器的密集对话精彩地表达了作曲家非凡的艺术直觉与想象力。

下半场第一首是法国作曲家福雷晚年的重要作品《D小调钢琴三重奏》。作为一个来自法国的古典音乐组合,三位演奏家对法国南部的安纳西湖畔的风光非常熟悉,每年他们都会在大师写作这首曲子的地方举办音乐会,纪念大师的音乐和这块土地给人带来的美好,今晚我们也随着他们的音乐穿越到了南法,优美的旋律慢慢铺陈开时,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动人的香气。

最后一首作品是舒伯特的《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这。这原是为另一首钢琴三重奏所写的中慢板草稿,因其风格成熟,结构完整被单独出版并经常演出。迷人的“夜曲”用了舒伯特独具一格的旋律语言,浪漫中又有着强烈的个性。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之间的互动自然流畅,营造出宁静、内敛且富有抒情美感的音响氛围,微妙变化中营造出丰富的层次。

返场曲目三位演奏家为观众们加演了一首电影音乐的改编曲和土耳其进行曲,他们的演奏就像组合“帕瑞西亚 ”这个名字意思那样“坦率直言”。最打动人的音乐可能就是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年轻音乐家身上那种直白的表达,无掩矫饰炫技,用纯粹安抚人心。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254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