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箱颜色和摆放得到的启发(非风水贴)
来上琴课的学员会发现,周老师家里的冰箱居然是黑——色——的,更奇葩的是,竟然和旁边的柜子不在一个平面上,是凸出来摆放的?这是怎么回事?
说来话长,首先关于冰箱颜色的问题↓
这台冰箱是我先生挑选的,他认为卡萨帝的功能符合一家六口的需求——典型理工男,实用主义至上,而我则更加钟情于西门子——颜值担当,所以当这台黑色卡萨帝被工人师傅送来家里时,曾一度被我嫌弃。相信在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国人看来,冰箱就应该是白色的,冰箱怎么可以不是白色的呢?
其次关于摆放位置的问题↓
之前偶然在小红书刷到一位博主的家居分享,博主把冰箱嵌在一个柜子里凸出来放置在开放式陈厨房的一角,形成一种又别扭又好看的奇特感官。

后来赶上我自己搬家,由于在厨房设置了洗碗机,占用了冰箱的位置,导致不得不在原本放餐桌的地方强塞进去一台双开门冰箱,这样一来,双手是得到了解放 ,但是却不得不接受冰箱长期凸出来一截的这个事实。

起初对于这个颜色以及这个摆放,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不符合常规的摆放,为了能让这台冰箱“缩”进去,甚至有想过改变房屋结构。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黑色冰箱超级耐造,不像白色冰箱不耐脏,且需要经常打理(之前用过的冰箱都是白色)。随着居住年限变长,看久了感觉黑色好像也没那么丑,甚至会觉得冰箱就是这个颜色,而且就是这样摆放滴。
是不是生活中很多不符合常规的东西,只要用着顺手、看着顺眼,慢慢就会形成一种“专属秩序感”?好比有人把书架斜着放,有人在墙上凿洞放音响,一开始可能觉得奇怪,但时间长了反而会觉得“就该这样才对”。


这件事藏着几个很有意思的启发:
首先,规则是用来参考的,不是用来绑架的。
常规的摆放方式是为了方便大多数人,但“大多数”不代表“唯一”。就像冰箱,只要不影响使用,“凸出来”反而可能更贴合自己家的空间或习惯。这么看来,生活里很多所谓的“应该”,其实都可以被重新审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次,习惯会重塑认知,甚至创造新的“合理性”。
一开始觉得“不符合常规”,但看久了、用久了,反而会觉得“本该如此”。这说明我们对“合理”的判断,其实很容易被日常体验改变。有时候,不必急于否定“不一样”,给它一点时间,可能会发现新的价值。
最后,微小的“不常规”,也能成为独特的印记。
那些偏离常规的小细节,比如凸出来的冰箱、斜放的书架,反而会让空间或生活更有“个性”。它们不像流水线上的标准品,而是带着属于使用者的印记,这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独特性。
说到底,生活不是一道必须按标准答案填写的题,好比审美的多元化,即便同一个人,对风格的追求和品味的喜好在不同的阶段也难免不同,会喜欢上和之前完全迥异风格的东西,偶尔“出格”一点,反而能活出更自在的样子。

生活不用被单一风格框住,家居布置可以灵活又有趣,不妨大胆地按照自己当下的心情和喜好去折腾,说不定能意外混搭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风格,毕竟再好的装修都不如住得舒服,只有住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