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多的原因是什么?

你的组织是不是会议很多

最近在参加企业经营交流会时发现多数企业都存在会议多、重的烦恼。

陷入白天开会,晚上干活的怪圈,干部们互相吐槽会议,却频繁召开会议。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会议的本质是组织职责缺失的“ok绷”


会议是一个工具,但泛滥成灾,往往暴露的出4个问题:

架构模糊、职责模糊、权利集中、领导避责

1、架构、职责模糊 ,事事要“碰头”才能定。

谁该做什么?不清楚!遇到交叉或新任务,只能开会吵一吵,然后“现场分锅”,俗称“甩锅会”。

有人会说:组织里面总会有人愿意多做,或者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多做的。不一定非常开会。

我非常认同这一点,我也相信每个企业总会有这些主动积极的人。

但:这类主动积极的人往往“不得善终”。

主要有3个原因:

    a、人会主动积极,但不会永远主动积极。主动积极的人是少数,多数往往是等分锅,

    b、一个主动积极的人往往容易被其他人排挤、不配合、使绊子。

    c、主动积极的人做好了不一定有表扬,做差了一定有处罚。

所以:与其期望一个主动积极的人出现,不如拉高“最低标准”,对组织效益更大。

2、权力不下放 ,芝麻小事也要“请示”,小会停不下来。

执行层无权决策,大事小事都等领导拍板。

举个例子:我曾就职在某企业,每一分钱都要经过中心领导审批才同意,这导致了这个中心领导一天要花2小时才批准这些单据,而这些单据又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写的很清晰,模糊不清不批,底下人又不愿意执行,又导致小事拖延,最终变成大事。

再举个例子:某企业的HR团队,做执行的HR对于每一个候选人,都需要HR部门负责人同意才能推荐给用人部门,这造成了多少的效率浪费。

权利难以下放的主要原因有3个

    a、领导是个权欲极重的人。什么都想自己抓,享受资源分配,发号施令的快乐。

    b、领导是个疑心极重的人,怕别人乱来坑自己一把,是一个非常缺乏安全感的领导。

    c、领导无法评估哪些要下放,哪些不下放。领导需要对工作标准及责任风险有非常深的理解,不然胡乱下放权力只会是灾难。

3、领导不担责 ,用会议“留痕”免责

怕出事追责,先开会“部署”,把责任甩给下级。让愿意做的人主动站出来,并且提前说顾虑的点以及表示大家要全力配合,有难处随时和领导沟通,提前把自己摘出来。

在跨部门会议上表现则为:提出自己各种顾虑的点,但是却不主动、不主导、不决策。就是要等沉不住气的人主动提出“我来做”。或者等级别高的人来强推、分锅。

举例:某工厂安全生产事故。老板问责时候,责任领导回复:我们目前每月有开安全会,我早布置了,是车间没落实!”甩出会议记录(文件、会议照片),会议沦为“免责声明”。而老板说他也不是,不说他也不是。最终这是和稀泥过去了。这实际上是领导不担责的表现。

真正的担责是:责任领导带队每周下车间查隐患,发现问题当场整改。少开会,多行动。


总结:记住3句话

职责清晰是根基:明确“谁该干什么”,减少70%协调会

权力下放是关键:给基层决策权,别让审批签字跑断腿

领导担责是灵魂:少用会议“表演重视”,多去现场“解决问题”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267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