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号——橘园里的睡莲

      今天中午我们从尼斯飞到了巴黎,一下飞机,我情不自禁的喊道:“巴黎,俺老王又回来啦!”

      我们第一站去的是橘园,这里不仅收藏了莫奈的八幅睡莲巨作,还有雷诺阿、马奈、毕加索、德兰、卢梭、苏丁等知名画家的大量作品。

      这八幅睡莲给我的感觉和奥赛博物馆那幅大不相同。奥赛博物馆里那幅更加清晰、可辨识,而橘园美术馆里的大幅睡莲更加朦胧,妈妈觉得很富有诗意,比印象派还印象派。这大概是因为这八幅作品创作于莫奈的晚年,那时他的视力逐渐衰退,使他眼中的睡莲不能清晰可见,更具朦胧感,也或许是他自我画风的转变和调整。具体原因也可能只有莫奈自己最清楚了。

      下面让我来重点介绍一下橘园这八幅睡莲。

      巴黎橘园美术馆的《睡莲》展厅极具特色,它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看到莫奈全景睡莲的地方。其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独特的展厅设计。展厅为两个四壁弧形的椭圆形,这种设计是按照莫奈的旨意打造的。展厅也颇为简洁,天花板和地板为白色,能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画作上。

二、沉浸式观展体验。8幅巨型《睡莲》油画沿椭圆形展厅的弧形墙面展开,高2米,总长近百米,将观者围在其中,营造出360度环绕的沉浸式体验,仿佛置身于莫奈的吉维尼花园睡莲池边。

三、巧妙的光线运用。展厅顶部设有玻璃天窗和白纱网,可对阳光进行两道过滤,在保持光线充足的前提下,营造出朦胧的效果,使展厅内的光线柔和且均匀,契合《睡莲》系列画作宁静、梦幻的氛围。

四、作品的连贯展示。画作按照特定顺序从西向东展开,对应着塞纳河的流向,且第一个展厅的作品展现了从早晨到傍晚光线变化下睡莲的不同姿态,第二个展厅则呈现了被轻柔柳枝包围的睡莲,让观众能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景色的变化。

这一幅是我拍的,不错吧

奥赛博物馆的睡莲,是不是不太一样?

      接下来再跟你分享一些我喜欢的其他画作。

      离开橘园后,我们徒步3.3公里走到巴黎著名的红磨坊。出门旅行,如果每天没走上十几公里,就好像对不起这一天的时光一样。

      前年来巴黎,我们只是在去蒙马特的路上看了一眼红磨坊,并没有进去。这次我们要在这里吃一顿法式大餐、欣赏一场精彩的表演。说起红磨坊,也算是我心心念的地方,因为它和雷诺阿的代表作《煎饼磨坊的舞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曾经风靡上海滩的《康康舞》也是起源于这里。我喜欢《煎饼磨坊的舞会》这幅画,也喜欢《康康舞》的旋律。

      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画作描绘的是位于巴黎蒙马特区的一处露天歌舞厅。这里原本是煎饼磨坊,是红磨坊的前身。煎饼磨坊历史悠久,1814年反法联盟攻到巴黎城郊时,磨坊主人德布雷组织居民抗敌,他牺牲后,头颅被割下挂在磨坊风车上示众。后来,德布雷的儿子把此地建成了歌舞厅。到19世纪末,煎饼磨坊因经营不善而破产。1889年,西班牙人约瑟夫·奥雷和法国人夏尔·齐德勒盘下煎饼磨坊,将其扩建升级成能容纳两千余人的大型歌舞场所,并更名为“红磨坊”。红磨坊的定位与煎饼磨坊不同,煎饼磨坊主打平价,入场费只需0.2法郎,主要吸引劳动人民,是普通民众聚会、跳舞、放松的场所。红磨坊则主攻中上层有钱人士,以奢华奔放的表演,如著名的康康舞,以及杂耍、仿技等趣味和风俗类节目招揽观众。

      煎饼磨坊吸引了毕加索、梵高、雷诺阿等众多艺术家,他们在此寻找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相关的艺术作品,使其名垂千古。其中,雷诺阿于1876年创作的《煎饼磨坊的舞会》就是典型代表。《煎饼磨坊的舞会》展现了人们尽情歌舞、聊天的欢乐场景,体现了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是印象派运动的杰作之一。红磨坊后来因雷诺阿的这幅油画以及亨利·图卢兹-劳特瑞克等艺术家的作品而名声大噪,成为巴黎著名的社交场所和文化符号。

      红磨坊的客人可真多啊,简直超出我的想象。但提供的餐食很好,小孩子有专门的儿童套餐,饮品是各种果汁。大人们的饮品就是宴会最流行的香槟了。妈妈说真正能称得上香槟的香槟酒都产自法国香槟地区。今天晚宴提供的就是产自法国香槟地区的知名品牌香槟。我大概或许可能背不住是遗传了爸爸家爱喝酒的基因(爱喝酒和酒量大是两回事儿,我爸爸爱喝酒,但酒量不大,我妈妈整天看着他不让他喝),非要尝一点点(在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未成年人饮酒是违法的,而且对身体也有害,我的做法是不对的,希望小朋友们不要学我)。抿一口,酸中带甜,味道不错。趁妈妈不注意,我又偷偷尝了几小口。这回算是惹祸了,我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瞌睡虫立马附体,直接趴在了餐桌上,妈妈说我喝醉了。正当我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精彩的演出正式开始了。演出就像一个警察一样,把瞌睡虫直接从我体内抓走,精气神儿马上又回来了。节目实在太精彩了,我一遍一遍的问妈妈几点了,妈妈总回应我说是不是急着回酒店了?其实我是怕演出结束。妈妈也深知这一点,但她就是喜欢捉弄我。我有个梦想,就是写一篇小说,名字就叫《我的“乌”厘头妈妈》(妈妈的头发确实挺黑的)。

      演出实在是精彩绝伦,无论是演员的专业水平还是舞台的布景,都是一流水平。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是“马戏团小丑”主题系列的节目。直到演出结束了,我们仍意犹未尽,小猴老师一直说这演出太值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但又是那么值得回味。今天就到这里了,晚安啦!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267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