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看完《南京照相馆》后我的一点思考
上周六吧和家人看了《南京照相馆》,当时影院里人不是很多,大约能有三分之一,但是有情侣、有夫妻、有母子、有一家三口,影片讲述了几个人阴差阳错的聚集在了一家名为吉祥照相馆的地方,又为了活命阴差阳错的冲洗出来日军屠杀我南京同胞的照片及相关故事。其中的具体情节和几位主演的演技都是非常不错的,我就不详细赘述和妄加点平了,只想说说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场景:
一、日军高层对“仁义礼智信”的歪解。大意就是“不杀苏柳昌是仁,与苏柳昌做朋友是义,为他提供食物是礼,借刀杀人是智,为阿昌夫妇提供通行证是信”当时影片播放到这的时候,第一是感觉到无耻,日军是怎么样一个心理是能说出这样一番话的?不会感觉到无耻吗?二是侵略者的强权解释让人无法反驳,这种无法反驳不是理论上的反驳,而是力量上的反驳,即便反驳也是无力地,因为侵略者的强大武力的压迫。
二、日本摄影师伊藤的伪善。伊藤的出场是带了一点懦弱的感觉,不敢开枪、看不惯日军的强奸行径,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善良,与残暴的日军相比,他似乎是一个善良的朋友,但是骨子里的残忍是掩饰不住的,那嗜血的本性与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统治也是难以遮掩的。他热衷于拍摄日军杀害我南京国人的场景,喜欢拍摄那种异常暴力的场面,是把他伪善面目揭露后的杀机浮现。他不杀流浪狗、给它食物,不就是隐喻他对苏阿昌他们几个吗!演员王传君扮演的翻译官错把这种伪善当做真善还妄想与虎谋皮,结果呢?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性命都搭了进去,这不是也告诉现在的我们日本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伪善不能相信,不能自欺欺人,不值得去接近,如果真的把这种伪善当真,真的认为是友好,那么最终的下场是什么?就像电影中演的那样,翻译官不是死在与之搏斗的军官的军刀之下,而是死在了伊藤伪善的枪口之下。所以他似乎是一个朋友,就只是似乎。
三、一个小孩说日本人“他们真坏”。这个场景是在阿昌的妻子和女儿死在出口的那一刻,他们拿着伊藤承诺给予的通行证,以为是能走出这个地狱牢笼,是生的希望,殊不知却是欺骗,是掩盖证据的杀人灭口,是伪善面具下的带血獠牙,当妻子和女儿被残害的时候,我附近一个稚子脆生生的声音“他们真坏”传了过来,这是我第一次感觉非影片声音不令人讨厌,而是一种欣慰,说不出的为什么,就是感觉舒服,以至于能让我记到现在。
四、溃逃军士对自己军人的开火。我不明白溃逃的军队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军人开枪冲关,是因为对前线战争失利的恐惧?抑或是对生的渴望?还是对自己人的那种说不出的为什么?日军残害我南京军民30多万!其中戴甲之士又有多少?为何不能拿起武器殊死一搏?后来我有点明白了,是日军的强大火力摧毁了他们胜利的希望,摧毁了他们的心理防线,为什么会这样?那是他们缺少信仰、缺少统一的意志、缺少为谁而战的理想信念。我想到了电影台儿庄里面李宗仁对 张自忠说的一番话“你我这辈军人,在内战的漩涡中,搅了20年,百岁不足耻,就是那些倚仗权势操作,靠吞并他人横财又算的了什么英雄。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自己人打自己人赢了又能怎么样呢?又怎能不佩服“抗日图存”口号的号召?又怎能不佩服那些为国而战的热血军人?又怎么能不佩服“论持久战”的横空出世?
当然名场面还有很多,令我悲伤的画面也有不少,但恕我记忆不好,而今浮现眼前的画面只有这些了。电影散场,影院里的人无不充满悲伤的气氛,孩童的哭泣、成人的热泪,我觉得真的,这部电影真的是给大家好好的上了一课,不存在什么儿童不宜,与我同一影院里的孩子不过六七岁,也知道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坏”,知道了对死难同胞的悲伤。
从影院走出来,或许是我的年纪大了,或者这么多年看了许多的抗战片,我的悲伤也有,但更多的是恐惧、是害怕。那么我怕的是什么?恐惧什么?我不是怕影片中的血腥镜头,恐惧的是有一日如果我们忘记这段历史,我华夏的大地再次遭受这样的屠杀、我的同胞再一次受到这样的苦难。我的脊背是凉的,充满了冷汗,我怕大家都忘了历史,我难以想象我壮丽的大兴安岭、富饶的黑龙江平原、美丽的净月湖、秀美的五女山、充满历史的河南和河北平原、传承礼仪的山东孔庙、巍峨的青藏高原、秀美雅致的江南园林、神秘的西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浪漫诗情的鼓浪屿。。。。。。再承受敌人铁蹄的践踏。
我害怕的是我们失去我们的信仰,丧失统一的意志。不想也不愿避讳,我们现在的这一个时代,真正的是缺少信仰的时代,我们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朝金钱看齐,大家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将手中所掌握的资源转化成金钱。当然我并不否认,人在世俗中缺了钱可能甚至一定会面临养家的困难,诸如房贷、车贷、父母的养老、子女的教育支出等等,都需要金钱的支持。因此不能说金钱不好,只不过过渡的追求金钱,甚至这是一种社会风气那么还好吗?教师用掌握的教育资源补课、官员利用手中的资源谋取利益、医生利用自己的医术收取红包、甚至小区的保安利用开门的权利收取业主的香烟,等等不一而足。这一切难道不应该反思吗?俗世个体很难对抗时代潮流,就像电影中被压迫的南京同胞很难反驳日本军官对“仁义礼智信”的歪解,时代就是这样,就是一个追求金钱、物质的时代,这一段的信仰似乎就是“金钱万能”。如果谁要是还能在公共场合大声说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么周边的人会是什么反应呢?我想大多是视而不见、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傻子,想必只有极少数人才会心生佩服。
所以,要找到人生的信仰,找到大多数人的信仰,拥有统一的意志,这样才会有生机、有活力、有战斗力,才能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战胜它、打败它、甚至能让它不敢小觑。
我怕的是忘记历史、丢掉那些曾经给我们造成巨大苦难的历史。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才短短过去80年,日本军国主义至今都不曾正面承认曾经给我造成的伤害,我们呢?似乎已经忘记了这段历史、这段痛苦的历史,《南京照相馆》、《731》等影片上映,就开始坐不住了,开始举报,理由都他妈的可笑,什么仇恨教育、什么画面血腥、什么不适宜孩童观看,我的天呢!我不明白这里面有什么血腥、有什么不宜儿童观看,我看到的都是罪恶、都是犯罪,小孩子不让他认清历史真相、让他们明白历史罪恶,那么哪来的是非观?说句市井俗语,你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娇惯!什么亲日派、亲美派,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一顿跪舔,忘记了电影中伊藤是怎么利用翻译官和洗照片的人了吗?他们的獠牙不曾漏出,是因为你还有利用价值、是因为你后面还有强大的祖国、还站着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如果这些都不在了,你可能还不如现在的黎巴嫩难民。记住历史不容忘却、祖国不容背叛!!!
当然我并不是排斥文化的交流,文明想要发展交流必然不可缺少,但文明的交流应该是平等的、纯粹的、不掺杂杂志的交流,而不是打着交流的幌子而实施入侵。多说一句话,文化的入侵那是看不见的,是潜移默化的,短时间可能看不出来但造成的后果却是忽视不了的。今年的欧美大电影、日韩文化对我们的冲击和影响难道不明显吗?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年初的《哪吒2》为什么在西方国家难以上映,上映后票房不佳,难道仅仅是文化的差异吗?不,就是单纯的多年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抵制吗!如果说是文化差异,那么请你想一想什么漫威宇宙、什么斯巴达,你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吗?我们的《哪吒2》又有多少历史原型,不也就是一个借壳的新故事吗?大家爱看,是因为后面的文化吗?不,是因为精美的制作。所以,醒一醒,文化的入侵是难以发觉的,造成的影响却是忽视不了的。
这就是我的几点思考,或对,或错,只是提供一点我的看法,若有裨益,善莫大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