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束概述

狭义的裹束元素包括筋和节。

筋,是笔锋运行的路线;节,是调整笔锋形成的节点。筋节是内部的结构。

下图中,怀素的玄字写得太快,没有节点,就显得平淡没有韵味。

广义的裹束元素还包括骨肉和皮血。

骨肉,筋的形态,简单理解骨线瘦,肉线肥。骨肉是线条的外表。

上图,左侧是筋,王羲之的天字骨线多,智勇的天字肉线多。

再如:

王羲之握笔比较直,智永握笔更斜一些,侧锋多。

但王羲之也不完全如此:

继承王羲之瘦硬特点的有褚遂良、薛稷、宋徽宗。

而苏轼的字则略肥。

肉线可以减省节点,但收笔难度大。

初学者应该注意骨肉相济:

右上角褚遂良的天字显然比左下角智永的天字更有韵味。

皮,线条的外部轮廓和边线。

光滑的线条缺乏韵味,但要使轮廓显得毛糙,绝非一日之功,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因为只有用力,线条才不会过于光滑,但笔毫是软的,如何着力非常有难度。

血,大致相当于墨色,它与用笔和调墨都有关系。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305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