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销售过程中运用对比提问法?

一、初次沟通:用 “现状 vs 理想” 对比,唤醒需求

初次接触时,客户可能对自身痛点模糊或缺乏改变动力。此时可通过对比 “当前状态” 与 “可能的更好状态”,让客户意识到 “不改变的损失” 或 “改变的价值”,从而激活需求。

操作逻辑

先通过开放式提问了解客户现状(如 “您现在处理这个问题,通常用什么方式?”);

基于现状,用对比提问点出 “未被满足的需求”(如效率、成本、体验等)。

销售办公家具给企业:

“您团队现在用的椅子,员工反馈久坐后会不会有腰酸的情况?(客户:偶尔有)

我们的人体工学椅,能分散腰椎压力,很多客户反馈员工久坐后的疲劳感减轻了,您觉得这对提升团队下午的工作状态,帮助大吗?”

二、需求深挖:用 “需求 vs 方案” 对比,锁定核心诉求

当客户表达初步需求后,需通过对比提问确认 “需求的优先级”,避免推荐偏离其核心诉求的方案。此时可对比 “不同需求满足程度”,让客户明确 “最在意什么”。

操作逻辑

列出客户可能的需求(如价格、功能、服务、稳定性等);

用对比提问让客户在需求中排序(如 “A 和 B,您更看重哪一点?”)。

销售课程给家长:

“您希望孩子学英语,是更看重‘短期内提升考试成绩’,还是‘长期能流利交流’?如果有课程 A 侧重应试技巧,3 个月能提分 20 分;课程 B 侧重口语,6 个月能简单对话 —— 您觉得哪个更符合您的期待?”

三、方案呈现:用 “竞品 vs 自身” 对比,突出独特价值

推荐方案时,避免直白贬低竞品,而是通过聚焦客户已确认的核心诉求,对比自身与竞品(或客户当前使用的产品)在关键维度的差异,让客户感知 “为什么你的方案更适合他”。

操作逻辑

明确客户的核心诉求(如 “看重稳定性”“在意售后响应速度”);

围绕诉求,用具体数据 / 场景对比自身与竞品的差异(避免泛泛而谈 “我们更好”);

用提问将差异与客户利益绑定(如 “这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销售广告服务给餐饮老板:

(客户核心诉求:“想让周边 3 公里的人看到广告”)

“您之前投的传单,大概有 20% 能被周边居民看到(很多会被随手丢掉);我们的社区精准投放,能直接触达 3 公里内 80% 的住户手机,而且能统计谁点开了、谁预约了 —— 您觉得哪种方式,更能保证每一分广告费都花在目标客户身上?”

四、异议处理:用 “问题 vs 解决” 对比,化解顾虑

当客户提出异议(如 “价格太高”“担心效果”),直接反驳容易引发抵触。可通过对比 “不解决问题的后果” 与 “解决后的收益”,或 “当前方案的局限性” 与 “你的方案如何规避”,让客户重新评估异议的权重。

操作逻辑

先认同客户异议(降低抵触);

用对比提问点出 “坚持异议可能带来的损失” 或 “解决异议后的价值”。

客户说 “担心用不好,浪费钱”:

“您的顾虑很合理,毕竟谁都不想花冤枉钱。如果您选择我们,我们会提供 3 次上门培训,还有专属客服 7×12 小时响应(这是很多同行做不到的);但如果选没有培训的方案,万一团队用不起来,反而真的会浪费预算 —— 您觉得哪种方式更能保证‘钱花得值’?”

五、促成决策:用 “选择 A 的价值 vs 选择 B 的遗憾” 对比,推动行动

最后阶段,客户可能犹豫 “要不要现在定”。此时可通过对比 “立即行动的收益” 与 “拖延 / 不行动的风险”,强化决策紧迫感。

操作逻辑

明确 “立即选择你的方案” 能带来的具体好处(如优惠、时间节省、机会成本等);

对比 “不选择 / 拖延” 可能的损失(如错过旺季、问题持续、涨价等);

用封闭式提问引导确认(如 “您更倾向于哪种选择?”)。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314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