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作业设计策略与案例(二)
作业作为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领域。
作业作为占据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任务。
作业这一任务对学生学业质量、诊断改进教学、家校关系,学生素养发展等至关重要。
如何设计与实施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不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的难点所在,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所在。
作业的目的与作用
1.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是否理解掌握的如何除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及时检测外,还需要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了解。
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些知识即使被教师反复强调,学生照样会出错,订正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可以通过仔细探究作业中错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错题出现的频率来进一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
2.巩固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抓手
围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以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作业设计需要做到减负增效。做作业前先把所学的内容简要的复习一遍,掌握其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复习后针对作业内容要先打好草稿,理解内容,把解题步骤考虑周全,结果计算正确时表述完整准确,然后考虑好怎样解答,列出具体步骤。做好这些准备之后才能发挥作业,巩固学习的效果。
3.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作业作为巩固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的手段做作业的过程,实际是从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的,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复原力、自控力、专注力、时间管理等素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因此,作业的功能不仅体现在知识技能的巩固方面,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相关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诊断学生和谐素养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并给予跟进指导。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