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干货】方法论-电梯宣言:产品经理的价值传递利器
在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多 “关键时刻” 需要快速传递产品价值:电梯里偶遇 CEO,需要在 30 秒内说清新功能的核心价值;投资人会议前的闲聊,需要用两句话讲透产品的独特性;甚至在跨部门协作时,也需要用简洁的语言让技术、运营团队理解你的想法。这些场景都离不开一个核心技能 —— 电梯宣言。它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能在极短时间内打动对方的 “价值浓缩器”,让你的产品理念快速被理解和接受。
一、电梯宣言的核心内涵
电梯宣言(Elevator Pitch)的概念源于 “在电梯从一楼到顶楼的时间内,用简洁的语言说服对方” 的场景假设。它的核心是用最短的时间(通常 30-60 秒),清晰、有说服力地阐述产品的核心价值、目标用户和差异化优势。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电梯宣言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高效沟通的 “万能钥匙”:无论是向上汇报、向下推动还是对外合作,电梯宣言都能避免 “长篇大论却抓不住重点” 的沟通困境,让对方在短时间内 get 到核心信息。
产品定位的 “试金石”:如果无法用一句话说清产品的价值,说明产品定位可能存在模糊之处。打磨电梯宣言的过程,也是梳理产品核心逻辑的过程。
资源争取的 “敲门砖”: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否用电梯宣言打动决策层,直接决定了产品能否获得研发预算、推广资源等关键支持。
例如,乔布斯对 iPhone 的早期电梯宣言是:“这是一款 iPod、手机和互联网通讯设备的结合体,但它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款全新的智能手机。” 短短一句话,既说清了产品形态,又点出了创新点,成功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二、电梯宣言的核心要素
一个有效的电梯宣言必须包含四个核心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都会让对方产生困惑或质疑。
(一)目标用户:明确 “为谁解决问题”
产品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对特定用户的针对性上。模糊的 “所有人都需要” 等于 “没有人真正需要”。电梯宣言必须明确指出产品的目标用户,让对方知道你在为哪类人群解决问题。
错误示例:“这款 APP 能帮助用户高效学习。”(用户范围太广,不明确)
正确示例:“这款 APP 能帮助职场新人利用通勤时间高效学习职场技能。”(明确 “职场新人” 这一核心用户)
目标用户的描述越具体越好,最好能包含用户的典型特征(如年龄、职业、场景)。例如,“30-40 岁的二胎妈妈” 比 “妈妈群体” 更精准,“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 比 “需要住宿的人” 更具体。
(二)核心痛点:点出 “用户的问题是什么”
用户不会为产品本身买单,只会为 “解决问题” 买单。电梯宣言需要直击用户的核心痛点,让目标用户产生 “这就是在说我” 的共鸣。
错误示例:“这款理财工具很方便。”(没有点出用户的痛点,“方便” 是模糊的感受)
正确示例:“这款理财工具能帮月光族自动存下每月工资的 10%,解决想存钱却总忍不住花光的难题。”(直击 “月光族存不下钱” 的痛点)
痛点的描述要具体可感知,避免抽象化。例如,“职场新人写周报时不知道如何提炼工作成果” 比 “职场新人工作汇报有困难” 更具体,“父母担心孩子长时间看屏幕伤眼睛却无法远程控制” 比 “家长对孩子用电子产品有顾虑” 更有画面感。
(三)解决方案:说明 “产品如何解决问题”
点出痛点后,需要快速说明产品的核心功能或服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重点不是罗列功能,而是功能带来的直接价值。
错误示例:“这款 APP 有课程视频、练习题、错题本等功能。”(只说功能,不说价值)
正确示例:“这款 APP 通过 AI 分析你的错题,自动推送针对性练习题,让中学生用更少的时间攻克薄弱知识点。”(说明功能 “AI 分析错题 + 推送练习” 如何解决 “时间少但想提分” 的问题)
解决方案的描述要聚焦 “核心功能”,不要面面俱到。例如,微信早期的解决方案描述是 “通过手机网络发送消息,不产生短信费”,只聚焦 “免费发消息” 这一核心功能,反而更容易被记住。
(四)差异化优势:突出 “为什么选择你的产品”
市场上往往有同类产品,电梯宣言需要点出你的产品与竞品的不同之处,即 “用户为什么要选你而不是别人”。
错误示例:“我们的产品比竞品更好用。”(“更好用” 是主观感受,没有说服力)
正确示例:“与其他健身 APP 相比,我们的课程由国家认证教练录制,且能根据你的实时动作给出纠正反馈,就像请了一位私教在家指导。”(用 “认证教练 + 实时反馈” 的差异化优势说服用户)
差异化优势可以是技术(如独家算法)、资源(如独家版权)、体验(如操作更简单)等,但必须是用户能感知到的价值,而非自说自话的 “技术领先”。
三、产品经理的电梯宣言构建步骤
(一)先做 “减法”:提炼核心价值
很多人在写电梯宣言时容易陷入 “想把所有优点都塞进去” 的误区,结果反而模糊了重点。构建电梯宣言的第一步是做 “减法”,从产品的众多功能和价值中,提炼出最核心、最不可替代的那一点。
可以通过三个问题倒逼自己聚焦:
如果只能保留产品的一个功能,你会保留哪个?(这个功能往往是核心价值的载体)
用户使用产品后,最直接的改变是什么?(如 “节省了 1 小时”“正确率提升了 30%”)
与竞品相比,用户选择你的产品时,最先想到的理由是什么?
例如,某外卖 APP 的核心功能有 “快速配送”“品类丰富”“价格优惠”,但通过分析发现,用户选择它的最核心理由是 “恶劣天气下也能准时送达”,于是将这一点作为电梯宣言的核心。
(二)按 “逻辑链” 组织语言
电梯宣言的语言需要有清晰的逻辑递进,让对方能顺着你的思路理解价值。推荐两种经典逻辑链:
痛点 - 方案 - 优势:先点出用户的痛点,再说明产品如何解决,最后强调与竞品的不同。
示例:“很多职场人想读书却没时间(痛点),这款 APP 每天推送 5 分钟的精华解读,帮你快速掌握一本书的核心观点(方案),与其他听书 APP 相比,我们的解读由行业专家撰写,更贴近职场应用场景(优势)。”
用户 - 需求 - 价值:先明确目标用户,再说明他们的需求,最后点出产品能带来的价值。
示例:“中小电商卖家(用户)需要快速制作专业的商品主图,但请设计师成本高、周期长(需求),这款工具提供 1000 + 模板,只需上传图片就能自动生成符合平台规则的主图,成本不到请设计师的 1/10(价值)。”
无论哪种逻辑链,都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如 “我们采用了 SaaS 模式”),用对方能听懂的通俗语言表达。
(三)用 “数据和场景” 增强说服力
空洞的描述难以打动人,加入具体的数据或场景能让电梯宣言更有画面感和可信度。
加入数据:将 “提升效率” 改为 “效率提升 40%”,“价格便宜” 改为 “价格比同类产品低 20%”。
加入场景:将 “帮助用户理财” 改为 “帮助用户在发薪日自动将 10% 工资转入理财账户,年底多攒出一次旅行基金”。
例如,某在线课程平台的电梯宣言初稿是:“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优化后加入数据和场景:“帮助大三学生通过 6 周的实战课程,掌握简历优化和面试技巧,比同龄人获得更多实习机会 —— 去年有 80% 的学员拿到了心仪企业的实习 offer。”
(四)反复 “打磨”:用 30 秒计时测试
电梯宣言的长度必须严格控制在 30-60 秒内(约 100-200 字),超过这个时间,对方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写完后,一定要自己朗读并计时,根据时长调整内容:
如果超时,删除次要信息(如非核心的优势、可有可无的修饰词)。
如果时长太短,补充能增强说服力的细节(如数据、场景)。
同时,要测试不同对象的理解程度 —— 把电梯宣言讲给非专业人士听(如家人、朋友),如果他们能在听完后复述出产品的核心价值,说明合格;如果他们一脸困惑,就需要重新调整语言。
四、电梯宣言的进阶使用技巧
(一)根据对象调整侧重点
同一产品的电梯宣言,面对不同对象时需要微调侧重点:
对管理层:多强调商业价值(如 “能带来 30% 的用户增长”“降低 20% 的成本”)。
示例:“这款功能针对下沉市场用户,上线后预计能带来 50 万新增用户,且付费率比现有用户高 15%,能显著提升整体营收。”
对研发团队:多强调技术可行性和创新点(如 “用现有技术就能实现,且能沉淀为通用组件”)。
示例:“这个推荐算法的核心逻辑是基于用户的实时浏览行为,用我们现有的用户行为分析框架就能实现,上线后还能复用到其他业务线。”
对用户:多强调使用后的具体收益(如 “能帮你节省 1 小时”“让孩子成绩提升”)。
示例:“用这个 APP 给孩子辅导作业,你再也不用因为讲不清数学题而焦虑,孩子自己看视频就能懂,每晚能节省你 1 小时。”
(二)避免 “自嗨式表达”
很多电梯宣言失败的原因是 “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而非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要避免以下三种自嗨式表达:
过度技术化:“我们的产品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和 AI 算法……”(对方可能根本不关心技术,只关心能带来什么价值)
模糊的形容词:“我们的产品体验非常好,用户反馈很棒……”(“好”“棒” 没有具体标准,无法让人感知)
大而空的目标:“我们要改变行业格局,打造全球领先的平台……”(缺乏具体支撑,显得不切实际)
例如,某智能家居产品的自嗨式宣言是:“我们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家居智能化。” 调整为用户视角后:“你出门后发现忘了关空调,用手机就能远程关闭,每月能省 50 度电。”
(三)与产品阶段同步迭代
电梯宣言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产品的发展阶段调整:
初创期:重点强调 “解决的核心痛点” 和 “差异化优势”,让团队和早期用户理解产品的独特价值。
示例:“初创公司的团队协作总是混乱低效(痛点),这款工具不用下载 APP,微信小程序就能用,3 分钟就能创建项目并分配任务(方案),比同类工具更轻量、更适合小团队(优势)。”
成长期:重点强调 “用户规模”“数据增长” 和 “未来规划”,吸引更多资源投入。
示例:“这款针对宝妈的社区 APP 已有 100 万用户,月活跃率 60%(数据),下一步我们将接入母婴用品电商,让用户既能交流又能便捷购物(规划)。”
成熟期:重点强调 “市场地位”“生态价值” 和 “社会影响”,巩固行业领先优势。
示例:“我们的外卖平台已覆盖全国 300 个城市,不仅为 1 亿用户提供便利,还带动了 500 万骑手就业(社会价值),未来将通过 AI 优化配送路线,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生态价值)。”
四、经典电梯宣言案例解析
(一)Airbnb 早期电梯宣言
“外出旅行的人(用户)想住得舒适又省钱,但酒店价格贵、民宿预订麻烦(痛点),我们的平台能让你直接预订当地人家的闲置房间(方案),价格比酒店低 30%,还能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优势)。”
解析:精准定位 “旅行人群”,点出 “酒店贵、民宿预订难” 的痛点,用 “低价 + 本地化体验” 的差异化优势打动用户,语言简洁且有画面感。
(二)抖音早期电梯宣言
“年轻人碎片时间多但无聊(痛点),这款 APP 能根据你的喜好,自动推送 15 秒的有趣短视频(方案),刷起来停不下来,比长视频更适合碎片时间(优势)。”
解析:抓住 “年轻人碎片时间” 的场景,用 “15 秒”“自动推送” 等具体描述说明产品形态,“刷起来停不下来” 直接点出用户体验。
(三)一款职场学习 APP 的电梯宣言
“职场人想提升技能却没时间系统学习(痛点),这款 APP 每天推送 10 分钟的职场干货,内容来自 500 强高管的经验分享(方案),与其他学习 APP 相比,我们的内容更聚焦‘能直接用的方法’,学完就能用在工作中(优势)。”
解析:目标用户明确(职场人),痛点具体(没时间系统学习),方案清晰(10 分钟干货),优势突出(内容实用),符合电梯宣言的核心要素。
五、总结
电梯宣言给产品经理的最大启示是:产品的价值不在于 “功能多全”,而在于 “能否被清晰感知”。它不仅是一种沟通技巧,更是一种 “聚焦核心” 的产品思维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被记住的往往是那些简单、明确、有针对性的价值主张。
打磨电梯宣言的过程,也是产品经理不断追问自己 “产品到底为谁创造什么价值” 的过程。当你能用 30 秒打动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说明你对产品的理解已经足够深刻;当你的电梯宣言能在不同场景下灵活调整并始终抓住重点,说明你已经具备了高效推动产品落地的核心能力。
无论是产品的从 0 到 1,还是功能的迭代优化,都别忘了准备一份精炼的电梯宣言。它会在你需要的关键时刻,成为传递价值、争取支持、打动用户的 “利器”。毕竟,好的产品不仅要做得好,更要说得清。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342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