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促“训”让干部培训与“实”俱进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再次强调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干部和党员的主渠道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的核心地位,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更为干部教育培训注入了强劲动能。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唯有以理论铸魂、培训强能、实践砺锋,方能扛起新时代的千钧重担。

       理论入行要实现从“学深悟透”到“知行合一”的跨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条例》开宗明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核心内容,旨在筑牢“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重要阵地”。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深钻细研,拒绝“浮表面”,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坚决摒弃“学用脱节”、“知行不一”的“两张皮”现象,理论学习绝非“装饰门面”,更非“浅尝辄止”,而是要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带着问题思考,破除“空对空”,揣着群众的急难愁盼、基层民生问题去学习,在葡萄架下用“苞谷馕语言”宣讲政策规定,于社区大院共学中体悟“共同体”深意,让理论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要融入日常言行,拒做“清谈客”,当党员干部多一份耐心服务,多一度实干温度,便是对“人民至上”最生动的诠释,方能在风浪中坚守“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

       培训赋能,需完成从“大水漫灌”“解渴滴灌”的转变“按需开方除痼疾,量体裁衣锻尖兵”,“缺什么补什么”是破题关键。《条例》首创分层分类机制,破解“一刀切”弊端,针对不同层级、岗位干部需求细化班次,有效防止“多头调训”和“多年不训”。广大党员干部要精准识别短板,拒绝“一锅煮”,成为能力提升的“主动求索者”,常怀“本领恐慌”,自问“能不能化难题、解矛盾”,主动对标履职“能力清单”,确保干部能“干成事”又“不出事”。要拓展学习疆域,打通“最后一公里”,主动对接资源,变“等培训”为“寻养分”,成为本领域的“政策通”“活字典”,引导党员干部“双脚走进沃土”、“双眼看见民情”、“双耳听见民声”。要突出实战训练,不做“旁观者”,把党校培训课堂当做现场,在解决复杂问题、应对风险挑战的“练兵场”中,锤炼“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真本领,锻造政治过硬的新时代“铁军”。

       实践淬炼需完成由“熔炉试炼”“真金实绩”的检验“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学用贯通方显培训生命力。《条例》在第四章第二十六条中明确规定,履职能力培训应当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重点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广大党员干部要学用结合出实招,力戒“花架子”,争当知行合一的“实干家”,树立实践导向和实绩标尺,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第一线,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检验培训的成效。要严实作风守底线,筑牢“防火墙”,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职用权,在培训中严守纪律,在工作中廉洁奉公,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要攻坚一线砺担当,投身“主战场”,脚下有多少泥点子,心中就有多少真担当,撸起袖子沉到一线,运用所学破解发展难题,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实践中磨砺斗争本领,让培训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委组织部 司雯月)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390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