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越南第四天
【原创】
今天一直在路上。
早晨收拾好行李,又买了早餐到顶楼露台去吃。
这个露台是本套民宿最大的卖点,他家账户上的封面图就是几个老外在露台吃喝的照片,感觉很阳光的样子。
如果不是赶上过年,这里也的确很方便,楼下就是餐馆,各种平民版的咖啡店,巷子里有家米粉店已经去吃过三次了,还有运动服装店、儿童玩具店,以及美甲店、美发店、洗脚店等腐朽生活所需都应有尽有。
露台上有张餐桌,有两个水龙头,分别是生活用水和直饮水,水池旁有刀具厨具和碗碟,用后自己清洗干净就行;吧台下和冰箱里有饮料,是收费的,自己把钱放到旁边的木盒子里。因为阳光好,这里也有洗衣机和晾衣架。几天来这个露台都是我们在用,只碰到过一个美国的中年男人,拎着一个大矿泉水瓶子来接直饮水。比起纯粹买水喝的我们,还是人家会过啊。
三幅旅游宣传画很走心,第一张的文案与我家里一幅印在窗帘上的地图上的文字完全一样,又增添了几分亲切感。
胡志明市热得很,街上摩托车也嫌太多,似乎整个城市只有这个露台可以安放在异乡游荡的脚步。
距离长途车站也不远。如果做个纯粹的背包族,步行应该也不会超过20分钟。因为有老人,我们才打了一个车过去。
其实昨天已经与售票小姐确认过座位号,而且还是在二楼,但今天被招呼上的却是一辆小车,也不对号入座。去问工作人员,人家只急急如风地把你往车上赶,手势幅度很大,表情甚是急躁,并不管你讲的是英文还是什么,只看一眼车票便像轰小鸡一样舞动双手,想当初方鸿渐一行去三闾大学,路上遇到语言不通的南方司机,受到的待遇大约就与我们今天相同。
路边几个等车的在讲长沙话,大家都是满腹狐疑地上了车。车开了约十分钟停下来,我们的行李又被从车肚子里掏出来码在马路边,这才看见一辆橙色的双层巴士,大家给司机看自己的酒店名称位置,重新出示车票,才真正对号入座。
跟之前看过的游记里描述的一样,每人先发一个垃圾袋把自己的鞋装好,赤脚上车,找到自己的床位后躺下,普通公交车的宽度,放了三列床位,每张床比担架还窄,能放随身行李的位置就只有脚边的一点点空间,恍然大悟的各位旅客很快就适应了这个卧榻,迅速安之若素地开始聊天、玩手机,或者睡觉。
也跟书上说的一样,车上没有任何因为光脚带来的异味,毛毯和矿泉水都一样不少。
沿途都是电影《湄公河行动》里面的风景,只是没有彭于晏那样的好汉出来剪径。
现实容不得我想入非非,走了还不到仨小时,司机忽然停车通知我们下车,因为我们的酒店不在他们的线路方向上,用不由分说的越南语把我们和行李都卸到了马路边。
幸好有家路边店收容了我们,又是帮忙打电话叫的士,又是请中巴送我们。
类似美国西部的荒郊野外,我们与要去的酒店相距29公里,房东一直没接电话,也没回信息,如果没有这位生得面善的黄T男子,和他一口刚好够用的越南英语,我们就只能在正午的阳光下像掉在灰尘里的冰淇淋一样灰头土脸地融化了。
于是上了一辆破旧的中巴,一路咣当乱响的车况,似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长沙的中巴来到这里超期服役,我们通过翻译软件与收票的细瘦青年交流,直奔地图上那个海边上的红色小点。
既然是在旅行途中,又哪天不是“在路上”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