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伦敦,NG(国家美术馆)馆藏: Room 9,威尼斯1530 – 1600 (9-8)达芬奇

NG(The National Gallery,国家美术馆)

2023-2025,伦敦,欢喜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Room 9

Italian paintings, 1530 - 1600 Venice

13、Leonardo da Vinci :The Virgin of the Rocks(列奥纳多·达·芬奇:岩间圣母,也称圣母与圣婴施洗者圣约翰,以及天使陪伴下的圣婴):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Leonardo da Vinci

The Virgin with the Infant Saint John the Baptist adoring the Christ Child accompanied by an Angel (The Virgin of the Rocks)

about 1491/2-9 and 1506-8

oil on wood,189.5 × 120 cm

Leonardo da Vinci(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 - 151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不仅在艺术领域,也在各个学科领域留下了重要的遗产,他几乎将自己独特的天赋贡献于他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中。一位真正的天才,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一起生活在艺术创造力的黄金时代,被誉为the High Renaissance(盛期文艺复兴)“三杰”。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这是一幅复杂而神秘的画作,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更是界定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新风格的起点。

这幅画也是珍贵的,对于一位以留下未完成作品而昭著的、且作品存世量很少的艺术家来说,这幅大型画作是其作品中的罕见。

作品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圣婴基督和坐在他身后的天使,以及腋下夹着镀金十字架的婴儿施洗者圣约翰,一起挤在一个岩石悬垂、植被茂密的石窟中。

场景形象地表明了上帝创造人类之前。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有着理想的美貌和优雅的举止的圣母玛利亚位于画作中心,坐在草地上,右臂环抱着婴儿施洗者圣约翰,后者正向圣婴做着祈祷的手势,对面胖乎乎的盘腿的圣婴正祝福着圣约翰。圣母的左手守护着圣婴的头顶,三个人物通过手势和凝视相互交流,而望向圣约翰的天使,像似作为天堂的见证人,见证着这一幕。

有别于圣母玛利亚都是被尊奉为高高坐起的天后的前人画作,坐在地上的圣母玛利亚的形象被称为Madonna of Humility(谦卑圣母)。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这幅画也是达芬奇标志性创新的全方位体现,其中包括了他的Implied pyramid(隐含金字塔)的立体空间造型法、Aerial perspective(空中透视)、Sfumato(晕涂法)、Chiaroscuro(明暗对照法)以及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与挑战。

在画中达芬奇开创性地建构了具有三维空间感的Implied pyramid(隐含金字塔)几何造型的人物组合,用三维的金字塔代替二维的三角形,更注重创造空间的幻觉,并通过人物做出的手势和相互注视使她们之间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统一了构图。

Implied pyramid

这是文艺复兴盛期艺术的标志,与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画作中人物往往看起来彼此分离的绘画作品有着飞跃的突破。

Aerial perspective(空中透视),也称为Atmospheric perspective(大气透视),通过模仿大气影响我们对物体的感知的方式来创造深度和距离的错觉。

通过对光学的研究,达芬奇意识到由于空气中的颗粒对光的散射,人们对相同颜色的感知会因距离远近而有所不同,即前景可能细节清晰,色彩鲜艳,而背景中远处的山脉则显得朦胧模糊且呈现蓝色。画中地平线上的光线、水面和远山的清凉蓝色,与土地和岩石温暖的深棕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风景的浩瀚与深远。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这幅作品也以达芬奇对Sfumato(晕涂法)的精湛运用而闻名。晕涂法亦作渐隐法、朦胧法等,是文艺复兴绘画的技法之一,与Cangiante(换色法)、Chiaroscuro(明暗对照法)、Unione(统合法)同为文艺复兴四大经典绘画技法。

它是通过在人物边缘,如画中圣母的太阳穴和鼻子周围,利用微妙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光影渐变来创造颜色和色调之间柔和、朦胧的过渡,烟雾般的模糊了人物轮廓的边缘,而非刻意勾勒出鲜明的轮廓线。

烟灰色调的精细渐变,对肌肤和肉体呈现优美的刻画,才使得每个人物都呈现出立体感。这一手法突出了笼罩其间的阴影,营造出人物仿佛从黑暗中微妙地浮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实现了光影之间的微妙过渡,为场景带来梦幻般的质感。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画中光与影的运用展现了达芬奇革命性的光影对比技术,即所谓的Chiaroscuro(明暗对照法),利用明暗之间的强烈对比,在二维作品中营造出体积感、深度感和戏剧感,并勾勒出三维人物。

达芬奇遮蔽了大部分天空,并用高耸的岩石露头、悬垂的岩架和黑暗的凹陷环绕人物,构建出一种阴暗的环境,人物的脸庞和身体仿佛被聚光灯照亮。这种非自然的光照凸显了他们神圣的美感。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渴望接触自然的本质并了解其秘密,或许是达芬奇在他所做的一切研究中的主要动力,包括他的绘画。他对绘画的兴趣几乎可以说是为了与自然角力,将他对自然的所有知识融合到超自然的创造之中。

画作也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达芬奇的一些突破性的科学观察,展示了他那些改变意大利绘画的技术和创新。

画作中,他对人体科学的专研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人物的面颊、肌肉、骨骼、力量甚至是婴孩的肉肉的体貌特征都精准地得到捕捉。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他对自然界的热爱,体现在对画中那片超凡脱俗的风景的关注上。他设计的令人惊叹的洞穴,看起来是自然力量的产物,岩石以其尖峰的垂直冲击力、破碎的表面和暗色的裂缝构成了整个空间,它们向上的势头与水面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人物位于神奇而静秘的景致之中,奇形怪状的岩石被水的不断运动磨光和修整,河流蜿蜒流淌,并为植物提供水分。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前景中,是精心观察、精准描绘的植物和花卉。每一种植物都以植物学的准确性记录这些植物生长得如此茂盛,却又显得苍白,意喻这仍然似乎是一个人类未曾踏足的区域。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这片荒野土地是肥沃的,圣约翰和圣母身下的植物生长茂盛,花朵鲜艳,枝繁叶茂。甚至连上方的岩石上也长出了植物。但这些花看起来并不像真正的花朵,实际上,它们是不同植物的杂交品种。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这些看似原始的元素表明,场景是为配合无染原罪的理念设定在创世的最初时刻,即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违背上帝那一刻之前、圣经创世故事的第一节讲述的上帝从深水中创造了地球之际。

这幅画原本是一幅大型祭坛画的一部分,祭坛画中还包含一尊圣母玛利亚的木制雕像。它最终被放置在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of the Virgin Mary in the church of San Francesco Grande(圣方济各大教堂的圣母无玷始胎,也称圣母无染原罪 )小堂,圣方济各大教堂是米兰方济各会的主教堂,也是米兰市内仅次于大教堂的最大教堂。

它取代了达芬奇早期创作的,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的一幅同名作品:The Virgin of the Rocks。

Musée du LouvreThe Virgin of the Rocks

Leonardo da Vinci

The Virgin of the Rocks

c. 1483–86

oil on panel, 199 x 122 cm

Musée du Louvre

两幅画作构图相同,仅有两个显著的细节不同。在于天使的目光和右手。作品之间还有许多细微的差别,包括颜色、光线、植物以及模糊技法的使用方式。

Left: Leonardo da Vinci, The Virgin of the Rocks, c. 1483–86, oil on panel, 199 x 122 cm (Musée du Louvre, Paris); right: Leonardo da Vinci, The Virgin of the Rocks, c. 1491–1508, oil on panel, 189.5 x 120 c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photo: Steven Zucker

这个早期版本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首次彻底摒弃圣人的光环。

显然,光环的虚幻象征性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格格不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中世纪展现人物神性的必然遗留。之前的菲利普·利皮修士也仅是将光环简化为环绕圣母玛利亚头部的窄环。

达芬奇找到了另一种展现神性的方式,他赋予人物理想的美感和优雅。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圣母玛利亚、基督、施洗约翰和天使在天堂的神秘景象,而不是把这组人物像误认为是普通的家庭野餐。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of the Virgin Mary(圣母无玷始胎,圣母无染原罪 ):

原罪源于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违背上帝的那一刻,为了使基督能够无罪诞生,他的母亲玛利亚也必须无罪。因此,圣母玛利亚必须在创世之前就由上帝孕育,也就是在原罪产生之前。

圣母无染原罪的理念在中世纪欧洲备受争议。方济各会支持这一理念,而道明会则对此提出质疑。这幅画作是受委托为米兰圣母无玷始胎会创作的祭坛画的核心部分。

自拍版权©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6/10/2025 LONDON

原创作品,版权(文字、图片)所有!严禁私自转载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24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