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疑问之六

    这是一个关于《红楼梦》非常经典的问题。鸳鸯抗婚是书中展现女性自主意识和反抗精神的重要情节。

    简单来说,鸳鸯抗婚的根本原因是她不愿成为贾赦这样的  好色之徒的玩物,不甘心丧失人格尊严和自主权,用极端的方式捍卫了自己的清白和自由。

下面我们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析为什么鸳鸯要抗婚,以及这件事的意义:

1. 直接原因:对贾赦其人的极度厌恶与恐惧

贾赦的为人:贾赦是荣国府的长子,袭着一等将军的爵位,但他却是书中典型的腐朽堕落、贪婪好色的老色鬼形象。他年纪已大(女儿迎春都已成年),妻妾成群,却仍一味贪多。

动机不纯: 他要鸳鸯,根本不是因为欣赏其才华或品德,而纯粹是垂涎她的美貌(“鸳鸯这般年纪,比她还生得又好”),想把她当作一个新鲜的收藏品。这对于心高气傲的鸳鸯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侮辱。

2. 深层原因:对自由和尊严的捍卫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鸳鸯的抗争不是为了攀更高的枝,而是为了保住自己作为“人”的尊严。

不甘为妾: 做妾在当时虽然是丫鬟的一条“出路”,但地位极其低下,命运完全掌握在主人手中。正如平儿和袭人分析的,即使当了“半个主子”,也依然是奴才,而且会陷入妻妾争宠的泥潭,未来毫无保障。

看透本质:鸳鸯非常清醒。她对自己的嫂子说:“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聘地娶我作大老婆,我也不能去。” 这表明她反抗的不是“妾”这个名分,而是贾赦这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压迫制度。她看透了贾赦荒淫的本质,知道跟了他绝无好下场。

珍惜现有生活:作为贾母的首席大丫鬟,鸳鸯地位崇高,相当于“秘书长”,连贾琏、王熙凤都要敬她几分。她工作得心应手,深受信任和尊重。这种有体面、有自主空间的生活,远比做一个老色鬼的玩物要强得多。

3. 策略与决心:破釜沉舟的智慧

鸳鸯的抗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勇有谋、决绝无比的行动。

1.  公开决裂,寻求庇护:她知道私下拒绝无效,于是选择在贾母和所有人在场时,突然下跪,声泪俱下地控诉。她把事情闹大,让贾赦和邢夫人无法私下逼迫她。她精准地抓住了自己的最大价值——贾母离不开她。她公开说:“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这番表态既表了忠心,也绝了所有人的念想。

2. 发下毒誓,自断后路:她当着众人的面,掏出剪刀绞头发,并发下毒誓:“我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 这在古代是极其严重的誓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表明了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这种决绝的姿态,迫使贾母必须出面保护她。

4. 事件的意义

对贾母而言:贾母的愤怒,一方面是因为离不开鸳鸯这个“生活助理”,另一方面更是气贾赦不顾母亲的生活和感受,只顾自己贪色,是对儿子不孝的愤怒。

对封建制度的冲击: 在一个丫鬟如同物品、婚姻全凭主子做主的时代,鸳鸯的抗争是一次石破天惊的反抗。她以一个卑微奴隶的身份,凭借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决绝,成功反抗了来自最高阶层的压迫,暂时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胜利。这极大地震撼了书中的其他人物和书外的读者。

人物形象的升华: 通过这件事,鸳鸯从一个能干的大丫鬟,升华为一个有独立人格、有刚烈意志、有清醒头脑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是《红楼梦》中反抗精神最强烈的女性之一。

总结:

鸳鸯抗婚,抗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被物化、被奴役的命运。她不愿从一个有尊严、有能力的“人”,变成一个仅供泄欲的“物”。她用最极端的方式,捍卫了自己精神的独立和身体的清白,成为了《红楼梦》万紫千红的女性群像中,最为刚烈、最具反抗精神的一抹亮色。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76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