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侨智侨力,讲好福建故事:以多元协同赋能“海丝”核心区建设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今天,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肩负着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实现这一目标,需以整合资源优势为根基,以强化多元协同为路径,以侨胞为纽带,构建兼具地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传播新格局,为“海丝”建设注入持久活力。

一、整合资源优势:深挖文化富矿,激活传播动能

福建的文化底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资源。从武夷山的茶文化到泉州的海丝遗迹,从土楼的建筑智慧到妈祖信仰的精神纽带,八闽大地蕴藏着“山海交融”的文明密码。近年来,福建通过“闽人智慧”主题传播、非遗活态传承等创新实践,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现代叙事。例如,泉州“簪花围”以视觉符号引爆全网,成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典范;福州鼓岭故事则通过跨越百年的中外友谊,展现福建开放包容的胸襟。这些案例证明,唯有扎根地域文化,才能让福建故事既有“泥土味”,又有“国际范”。

在技术赋能方面,福建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石柱县融媒体中心的经验值得借鉴——通过搭建“17+N”融媒矩阵,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放大本土声音,单条作品阅读量最高达170万+。未来,福建可依托“新湖南云”等省级技术平台,联动市县融媒体,构建“内容共建、技术共享”的智媒生态,让海丝文化通过AI主播、区块链版权保护等新技术“破圈”传播。

二、强化多元协同:构建“政府-侨胞-媒体”联动网络

侨胞是福建国际传播的天然桥梁。作为著名侨乡,福建拥有1580万海外侨胞,其跨文化背景为传播提供了“自塑”与“他塑”结合的可能。例如,“四海传福”全球主题活动通过侨胞社群,将福建的“福”文化、生态发展成就传递至海外。未来可进一步发挥侨二代作用,鼓励他们从“听故事”转向“讲故事”,用Z世代的语言诠释福建新形象。

媒体协作是扩大声量的关键。福建可借鉴湖南“智媒共融生态圈”经验,推动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海外华媒的深度合作。例如,成立“海丝媒体联盟”,联合沿线国家媒体策划专题报道;运用多语种传播打破语言壁垒,推出阿拉伯语、马来语等小语种节目。广州市的实践亦值得参考——通过海丝博览会、国际邮轮航线等“文旅+商贸”模式,将文化符号转化为经济合作纽带。

三、创新传播范式: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共鸣”

国际传播需以效果为导向,避免“我说你听”的僵化模式。福建应研究海外受众偏好,采用分众化、区域化表达。例如,通过“海丝文化节”“非遗快闪”等互动活动,让外国青年体验福建非遗技艺;依托“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发布多语种白皮书,用数据与案例展现海丝建设的互利共赢。

此外,需注重传播与服务的融合。石柱县融媒体中心通过“网络问政”模块解决民生诉求,提升了公信力。福建可借鉴此模式,在“五彩福建”APP中整合政务与文旅服务,让传播既“接地气”又“聚人心”。

结语:向海而兴,久久为功

讲好福建故事,既是文化命题,也是发展命题。唯有以文化为魂、以侨胞为桥、以技术为翼,构建全域协同的传播体系,才能让福建的“海丝”叙事既承载历史厚度,又彰显时代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福建新形象是“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福建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书写海丝核心区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83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