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楼梦》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之偶填柳絮词

《红楼梦》七十回中咏柳絮的诗词共有五首,分别是史湘云的《如梦令》、林黛玉的《唐多令》、薛宝钗的《临江仙》、贾探春和贾宝玉合写的《南柯子》以及薛宝琴的《西江月》 。五首词如下:

史湘云《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林黛玉《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薛宝钗《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贾探春(上阙)、贾宝玉(下阙)《南柯子》: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应隔期。

薛宝琴《西江月》: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这组柳絮词是红楼诗词中的精华,每首词都完美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宝钗的雄心,黛玉的哀怨,湘云的娇憨,探春的离别)尤其是宝钗和黛玉的两首,一豪一悲,为咏柳絮词中的双壁。

而我较喜欢宝琴的那首,相较于黛玉的“飘泊亦如人命薄”之悲,宝钗的“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之”之志,宝琴的词以“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开篇,凸显其视野的开阔,也是她“见世面广,才思敏捷”的体现,显出她的才情与自信。而“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暗喻世事无常,与她随父经商,早年许配梅家等,对世事变迁更具敏感度。“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以柳絮跨越地域的飘飞,㑰征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也是他游历四方,亲身经历的投射,她拒绝被禁锢于闺阁或世俗的眼光(蜂蝶比喻世俗纷扰)凸显其相对超脱的个性。然而在哪个年代她也逃不脱早年定婚的命运,“明月梅花一梦流露出被许配梅家命运的不甘,“偏是离人恨重”暗含无奈,反映了她对女性无法自主婚姻的隐痛。

宝琴的柳絮词既展现了对美好生命的赞叹(香雪帘拢),也揭示了对繁华局逝的清醒(付东风),既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江北江南)又暗藏对束缚的无奈(离人恨重),这种矛盾性,使她在红楼群芳中独具一种旁观者清的透彻与洒脱。她的词既是个人才情的挥洒,也是对时代女性命运的深刻显照。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89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