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没变

本图来自电影《捕风捉影》剧照

说实话,之所以决定去看《捕风捉影》,并不是因为成龙大哥,只是因为这个镜头。

这年头,能看见不娘的小鲜肉,可太不容易了。

于是我用“超级过瘾的动作犯罪片”吸引了儿子和他的朋友们,和我一起坐到了大银幕前。

男孩们期待着武打故事,我期待着能打的“男孩儿”们。我们各取所需。

直到澳门警官肃着脸说出“We don’t want Fossils(我们不要老古董)”的时候,我还一直沉浸在俊男们翻滚变装的美色之中。当这张脸出现在银屏上时,我当时的内心os弹跳了出来——wow,fossil这个词,可真贴切啊。

当常年坐冷板凳的小警察看见黄sir时,我想,应该和观众们看到成龙大哥出场时的心情是一样的——两个字,安心。

当黄sir对着子枫妹妹一口气说出“你跟踪我四小时XX分某只小狗在某时拉了粑粑”那一段台词时,当“老古董”一本正经地选不像警察的警察组建“萌宠乐园”时,当他扳开电梯假装老爸站在梁家辉和女孩中间时,我就知道,小时候的那个“超级英雄”又回来了。他打得过拿着小匕首扎人的梁家辉,能活着从被撞得稀巴烂的车底爬出来,脖子上被划了一刀也不会死。他正义,幽默,勇敢,带给我们无尽的安全感。

明明知道是假的,但还是喜欢。

喜欢搞心理分析的朋友可能会说,人们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现实太残酷,人又太脆弱,所以幻想出这样的超级英雄。但我却觉得不是。我喜欢,是因为那种分明感,就像是一幅线条鲜明的画,里面的山水花鸟,能分明地显现出来,没有模糊地带,没有让人费解的东西。又像是老派歌手字正腔圆的吐字,听着清晰,利落,不会让人挠着头说,他到底在唱些什么鬼东西?

更确切地说,我怀念那个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的年代。那时的人们,心中有着某种确信,那种确信是不可摧毁的,是构成生命最坚实的底座的。那时的天空很蓝,白云很白,没有pm2.5。

这些年,我时不时感到困惑。为什么人们曾经认为“对”的东西,慢慢开始变得“不对”了?孩子做错了事,父母管教,难道不对吗?无数个专家会冒出来说,你这样是不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会给他造成心理阴影。老人老了,儿女孝顺老人,难道不对吗?又有人出来说,你这是封建父权的余毒,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问题,你要通过和原生家庭切断来消除。就这样,孩子们在是与非之间彷徨着,中年人在新旧文化的夹击中麻木着,老人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不解着。没有谁过得好。

在这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在变,但唯独有一些东西不能变。越来越聪明的人们喜欢拿着手术刀把一切东西解构,但唯独有一些东西不能被解构。

之前看过十三邀采访二次元人群的一期,一个年近30的女孩,辞去工作,数年间投入十几万玩二次元(表演、展览等)。当她穿着洛丽塔女童群、带着卡通帽邀请许知远看一部“非常流行”的卡通片时,许知远在旁边不停地挠头,快要把本来就不茂密的头发给挠光了。

女孩不喜欢工作中的挫败感,不喜欢现实中的人,她喜欢二次元里的“单纯”。

许知远皱着眉扭着脸问一位70后二次元刊物元老,以前我们喜欢哆啦A梦,因为它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我们喜欢灌篮高手,因为它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热血,现在的动漫怎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孩子们会喜欢?

我也不明白。我也快把我本来就不多的头发给挠光了。

当成龙和梁家辉扭打着一次次摔打在桌子上楼板间的时候,我想我当时应该是哭了。我知道成龙不会死,我不会为好人的命运感到担忧,但我还是哭了。两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那么卖力地展现“正”与“邪”,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觉得他们布满皱纹的脸要比小鲜肉们更好看。我总觉得他们使劲地想要和我们表达些什么,也许是某种不满,也许是某种不舍,又或许是某种致敬。不过也可能是我想多了。

不管怎样,我很开心,成龙没变。

End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535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