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会陪练,孩子却爱上了练琴?

看过我之前分享的姐妹可能知道,牛牛现在用的那个练琴App,其实是他自己误打误撞选的。不是我这个妈研究半天、货比三家下的决策。

练着练着,我就发现:

哎,这孩子最近练琴怎么不用催、不发火,还开始主动加练了?

那时候我才认真研究这个App,才发现这个带魔法故事的App不仅好看,还真的帮我们解决了陪练最大的难题:家长不会陪,孩子也能练。

01

如果你也经历过陪孩子练琴的崩溃期,那你一定懂我说的那种感觉,明明是想陪他走一段音乐的路,多培养一个兴趣,结果每天都像打一场仗:

一会儿提醒他坐正,一会儿让他手型别塌;

弹错了我听不出,弹对了我也讲不出哪儿好;

练得不耐烦了就跟我吼,我控制不住火也跟着吼。

每天练琴结束不是“音乐时光”,是“亲子内耗”。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陪孩子学琴,但更深一层的想法是:也许,不是我不愿意陪,而是我真的不会?

不会听音、不会识谱,更不知道怎么鼓励,还忍不住发火。

我也没想到,改变,居然来自孩子自己下的一个App。那天,我在厨房做饭,牛牛突然跑过来说:

“妈妈,我刚下了一个有魔法的弹琴App,我想练一下!”

我当时满脑子油烟味,也没多想,点头说“你玩吧”。结果第二天,他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那个App继续练,第三天、第四天也是,甚至周末一早醒来就跑去弹琴。

我有点不敢相信,这还是那个要靠我“连哄带骗”才肯坐上琴凳的孩子吗?

等牛牛练完,带着好奇我点进那个App界面,才发现,原来西西魔法钢琴真的是练琴的 App 呢!那牛牛为什么变化这么明显了?

02

这个App不是让孩子“做题”,而是“闯关”,每一首曲子背后都有剧情,孩子弹琴的过程就是在闯关,在帮助魔法故事里的角色。练习过程中弹对的音,就是收集魔法石的过程。整个练琴过程像是在玩游戏、讲故事、做任务。

牛牛从“被练者”变成了“探险家”,每天兴致勃勃地告诉我:

“我今天弹得对,魔法值+1!”

“再练对这个小节,我就能解锁下一章节了!”

“昨天那个音没过关,我今天再试一次!”

我这才意识到:孩子不怕练琴,他怕的是没有反馈、没有乐趣、练琴就跟做作业一样苦哈哈。

而这个App,恰恰解决了这三件事。

不会陪练的家长,其实需要一个靠谱的“搭子”,回想以前我用过的练琴App,不是功能太简陋,就是交互太“任务式”。

西西魔法钢琴不一样的地方是: 它真的能听得懂孩子弹了什么,以及错的时候给出温柔的,不会让孩子排斥的明确提示。

作为家长的我,不用懂音乐,也能知道他今天练得专不专心、难点在哪、状态好不好。我终于可以从一个“伪陪练老师”退回“好妈妈”这个角色了。

03

我们都低估了一个App能带来的“亲子关系润滑效果”。有一天练完琴,牛牛转过头跟我说:

“妈妈,你现在陪我练琴不凶了,也变温柔了。”

我听完这句,一下就破防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以前我嘴上说“陪他练琴”,但其实我们都很痛苦,他觉得我在逼他,我觉得他在敷衍。

现在我什么都没说,反而成了他练琴路上最好的观众和伙伴。而一切的起点,就是那个他无意中点开的App。

写给你,也写给每一个不会陪练、但不想放弃的家长。如果你也曾因为陪练而苦恼;也曾在练琴的“战场”上吼到声嘶力竭,甚至一度想:“算了,不学了”……

我想告诉你:你不是陪得不好,而是没有一个对的工具,不妨找个科学的工具改变一下。

陪练不再是战斗,而是冒险旅程。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549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