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说啥都不听?《看见孩子》这3个“情感资本”工具,帮我们把亲子关系从冰点捂热

孩子叛逆、说啥都不听?《看见孩子》这3个“情感资本”工具,帮我把亲子关系从冰点捂热

说实话,前阵子我跟娃的关系,差到连邻居都看出来——辅导作业时他摔笔喊“你根本不懂我”,我吼到嗓子哑;周末想带他出门,他宁愿躲在房间玩手机,也不愿跟我多说一句话。我总以为“管得严、说得对”就是为他好,直到翻完《看见孩子》,才猛然惊醒:亲子间的“对抗”,根本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忘了给关系“存本钱”——这份本钱,就是书中说的“情感资本”。

所谓“情感资本”,不是买玩具、送礼物的物质投入,而是孩子心里“信任账户”里的余额:你平时耐心听他说、懂他的委屈、陪他做小事,就是在“存钱”;等他叛逆、焦虑时,这份余额足够多,他才愿意听你说、信你懂他。

书里3个落地工具,我试了2周就明显感觉娃变了——从“跟我对着干”到主动分享学校趣事,今天把亲测有效的方法整理出来,家有“难搞娃”的家长,一定要试试。

1. 第一个工具:“复述式倾听”,先接住情绪,再解决问题

以前孩子哭,我第一反应是“别哭了,多大点事”,结果他哭更凶。书里说,孩子的“哭”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在喊“我需要被看见”,这时候“复述他的感受”,比讲道理管用10倍。

上周娃因为积木被妹妹碰倒,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我没像以前那样说教,而是蹲下来,摸着他的头说:“积木搭了好久才成型,被碰倒肯定特别生气,甚至有点委屈,对不对?”

没想到他哭声瞬间小了,抬头看着我说:“对!这是我要送给同学的礼物。”我接着说:“那我们一起想想,能不能重新搭,或者加个小装饰,说不定比之前更漂亮?”他立马擦干眼泪,拉着我一起拼积木——全程没吵没闹,问题就解决了。

关键:别着急“止哭”,先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让他知道“你懂他”,这才是给情感账户“存钱”的第一步。

2. 第二个工具:“赋能式回应”,把“否定句”换成“肯定句”

“你怎么这么笨,这点事都做不好”“说了多少遍,还是记不住”——这些话我以前常说,直到看到书里写:否定式说教,是在“消耗情感资本”;而赋能式回应,才是“增值”的关键。

比如孩子穿衣服慢,以前我会催“快点,要迟到了”,他反而更磨蹭。现在我换了种说法:“妈妈看到你在自己扣扣子,虽然慢了点,但比昨天快了2分钟,进步好大呀!”

他眼睛一下子亮了,接下来每天都主动穿衣服,还会跟我说:“妈妈你看,今天我更快了!”其实孩子要的不是“你教他怎么做”,而是“你看见他的努力”——一句肯定的话,比10句催促都管用。

3. 第三个工具:“10分钟专属时刻”,用小事存下大情感

书里有个观点特别戳我:情感资本的积累,不在“大事”上,而在每天的“小碎片”里——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放下手机,专心陪孩子做一件他喜欢的事,就是最好的“存款”。

我家娃喜欢拼乐高,以前我总说“没时间”,现在每天睡前留10分钟,陪他一起拼。有天拼的时候,他突然说:“妈妈,我们班同学说我画画丑。”要是以前,我可能会说“别理他,你画得挺好”,但那天我没打断,听他接着说。

原来他因为这事躲在厕所哭了好几次,却一直没敢告诉我。那天之后,他每天都会主动跟我聊学校的事——就是这10分钟的“不敷衍陪伴”,让他觉得“妈妈是安全的,我可以把心里话告诉她”。

看完《看见孩子》我最大的感受是:养孩子不是“管教”,而是“经营”。你没法逼一个“情感账户余额为零”的孩子听你话,就像你没法让一个不信任你的人,愿意跟你交心。

如果你也总觉得“孩子不听话”“亲子关系紧张”,别着急指责孩子,先试试这3个工具:今天蹲下来听孩子说句话,明天把“否定”换成“肯定”,后天留10分钟陪他做件小事。

慢慢你会发现,当情感资本存够了,孩子的“叛逆”会变少,亲子间的“甜蜜”会变多——毕竟,被看见、被理解的孩子,从来都不需要“叛逆”来证明自己。

互动话题:你平时是怎么跟孩子“存情感资本”的?是一起做饭,还是睡前讲故事?评论区聊聊你的小方法~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565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