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听,自由说

今次选择自由书写。敲下这几只字,一种自由自在就浮出来了!“自由自在”就是我的核心价值!小时候,我拥有许多自由,不过同时并存的,也是有许多不自由。
小时候的事,我有许多机会说。因为我的前男友(回想,他实在也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是助人者专业,初相识他就鼓励我打开自己,叙说自己的故事,并且一遍又一遍的听,从来不厌倦。所以对于童年种种,委屈难过的事,都最少一定说过一遍。所以叙说自己的事,真的没有什么困难。
但也因为说得多(我也有写日记,祈祷的习惯,自己向自己,向天父说,也不少的!),有时有个声音会告诉我,“又说了!沉闷不沉闷呀!”。对于叙说,我习惯的,要打开自己不难,但原来,再次叙说,我总有一份犹豫,“自我质疑”又来说话:你是否太“自我中心”?你应该多听,让让别人呀!
说到自我中心,刚才说的那位我的贵人,也是同时让我的”自我质疑”高涨地指骂我自私的人呢!因为我在学习辅导专业前,实在不太懂什么叫“同理心“,“回应情绪”。我家的文化是“打落门牙和血吞”, “总会有办法!有出路”!所以当童年家道中落时,我妈迫著从家庭主妇又要重新工作,和爸一起打并时,靠的就是这份坚毅坚强,撑起一家人的力量!
所以我家最大的情绪是“愤怒”, 最少流露的是 “伤心,忧郁”,因为我们认为后者会让我们缺乏精力,但前者就帮著我们向前冲出血路!
而偏偏我的贵人是一位多愁善感,情感细腻的人!想想也知道啦!一位愿意全心倾听的男士,他的内心有多温柔!不过这位男士,在我身上就完全得不到他想要的贴心倾听。我在重复收听后,总是给予解决办法外加“不耐烦”!于是,“自私,不懂爱人”的标签就此贴在我额上了!
后来这段恋爱结束了!但这模式也延续到我和现在的先生身上!长期我就以为自己是受宠的公主,不懂回报的,只顾自己说说说的一个自私怪!
直到后来,家中发生许多事情,我去求助啦!去唸辅导,去唸叙事,这个贴著“自私,只顾自己说”的标签才得到一点平反!
我去发掘自己的支线故事。我发现我家所有人都跟我聊得来的!我中学以来,不少友人也愿和我谈自己家里的事,往往一谈就几个小时!我还常常是家中的和事佬,专门倾听和调解大家的冲突,成为大家的翻译者、协调人员!如果我真的是一个只顾自说自话的自私者,又怎会有这些往迹?
我还记得当时有一位友人经常和我倾诉,她有自杀的念头,我还致电机构去学习怎样帮助她,我还曾在她难过失望时,去四出寻找她的下落,找到后还好好安慰她一番。
我终于认回自己的爱心和倾听别人的能力了!或许当时我没有许多聆听的技巧,但我不质疑我的一颗热心,一颗想理解想关怀,想别人更舒心的一颗心!
写到这里,我发现原来我同时是擅长说,也擅长听的人!认回这个自己,我感到我可完全撕去那个不实的标签,我可以自由地想听,就听;想说,就说!我相信我自己的判断,我相信我的爱心和关怀,也相信自己的坦诚,愿意打开自己和别人交流。这份“自由说、自由听”, 真美妙!
现在我也不怕重复叙说了!叙事本身就是说故事的专业,并如志建老师说,后现代主义中,人是建构出来的,是流动的。每一次叙说 (Telling and re-telling)都是每一次重新认识和创造想要的自己。我感到这份叙说的美好和自由!
感谢读书会,感谢叙书友们,给予我这自由的空间叙说著这个我。

爱叙事的阿An
2019.10.25 读书会打咭02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