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
好奇心,是生活的调剂品,也是贯穿一生的一枚唐,能够引领你在简单的生活中,发现美好。
我的好奇心之一是“问问题”,当遇到自己感觉有趣的人时,就会展开一系列的问题,去探讨。似乎,每一次与人深度探索,都能汲取到有意义的养分。
昨天早晨,一位妹妹把自己打的五谷杂粮的豆浆和我分享,趁着接受这份暖心礼物的间或,我展开了“提问”“磨耳朵的英语,你有没有推荐的资料呀?”顺势展开了话题,针对英语学习进行了一番讨论,通过这一段深度聊天,从一位专业的英语老师这里获得了一些新鲜的更具实践性的信息。
首先,对于小朋友的英语学习,随时随地的场景化对话是效率非常高的方法。因为在输出的过程中,会调动词汇量、句子组合的过程,还需要联想相关的词汇与表达口语。比如,在刷牙过程中,就能把场景相关的词汇“tooth、toothbrush、white、how many ...”这一类的词汇与口语加入对话中,在互动的过程中,就掌握了相关的单词。相比较,听音频,是被动的输入过程,甚至有些单词也听不懂,调动不了积极性,场景化的实景人的对话分钟的效果,也许超过音频的倍的效果。因此,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把目标着眼于运用上,坚持每天10分钟的真人场景化英语对话,把学习到的词汇能够迅速地转化为运用的口语,是值得去尝试的方法。
其次,对于常规的线下辅导班,其实是没有必要去报的,因为英语的首要目标之一是要“说出来“,而辅导机构着重培养的是运用技巧“写出来“、“得分”,而这样的目标,其实当孩子通过自学会认大量词汇之后,是自然而然就能够独立完成的。
最后,看动画片比单纯的听音频,效果更好,在有画面感的情景之中,孩子们能够自动地被融入其中,常用语会学着读,不认识的依靠画面也能猜出来,在这样的推动之中,会不知不觉之中就有大量的词汇进入了脑海之中。
我抓住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场景化互动练习“,然后就想到了一定有相关的工具,能够辅助完成这一项内容。于是,通过相关关键词搜索,果不其然,有日常常见的单词、口语的贴纸,能够贴到物件上。比如在镜子上贴“mirror”,在照镜子的时候,就对着镜子互动“Look at the mirror."渐渐地,常见的词汇就在无意识之中就认识了。随着不断增加的单词量,当面对书面的阅读理解时,都能够知道文中讲述的每一句话的意思,题目自然就会做,就不需要借助各种技巧性的方法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