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kǎ)着点”还是“卡(qiǎ)着点”?

今天上课,一个学生到时间了才到,自己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不好意思,卡(kǎ)着点来的。”我对他笑了笑,又对同学们说,是“卡(kǎ)着点”还是“卡(qiǎ)着点”呢?

大部分同学说是“卡(kǎ)着点”,而正确的读音是“卡(qiǎ)着点”。

我记得瓜姥姥在给瓜瓜读绘本时遇到“卡住”这个词,她读不准,就问过我,我非常明确地告诉她是“卡(qiǎ)住”。

其实,“卡”字出现较晚,汉代《说文解字》中没有“卡”,清代《字汇补》才出现“卡”。“卡”的字形是“上”“下”两字合在一起,用来表示“不上不下”的意思。 

“卡(qiǎ)”字常用来表示以下几个意思: 

1.表示“为警戒或收费而设立的检查处所”。这是“卡”字的本义。例如:  (1)侦察兵发现,敌人在进山的路上设置了一道关卡(qiǎ),盘查路人。  

(2)我们的哨卡(qiǎ)在前面的山头上。

2.表示“夹在中间,不能活动”。例如:  

(1)小李吃鱼时没留神,鱼刺卡(qiǎ)在嗓子眼儿,好半天才咳出来。  

(2)刘班长射击时子弹卡(qiǎ)壳了,他赶紧拉开枪栓,把弹壳退出来。 

 3.表示“控制、阻拦”。例如:  (1)这类支出今年要卡(qiǎ)紧,不能随便批准。  

(2)部队在山谷设伏,卡(qiǎ)住了敌兵的退路。

4.表示“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例如:  

(1)他用双手卡(qiǎ)住狂吠不止、想蹿跳出去的黄狗。  

(2)这项产品的试制成功,彻底粉碎了妄想在该产品上对我们卡(qiǎ)脖子的图谋。 

 5.指“夹东西的器具”。例如:  (1)小李在比赛间隙整理了一下头上的发卡(qiǎ)。  

(2)孙师傅用卡(qiǎ)具把工件夹紧,然后开始加工。  

上面几种用法中的“卡”不宜误读成kǎ,尤其要注意其中常见词“关卡”“哨卡”“卡脖子”中的“卡”应读qiǎ,不读kǎ。

“卡”在外来词中读kǎ。例如:  (1)门口停了一辆大卡(kǎ)车。  

(2)对这个问题,老王一直在研究,资料卡(kǎ)片已经积累了几百张。  

(3)现在用手机微信付费比刷卡(kǎ)更常见。

这样一说,就读不错啦。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700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