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二十六)

马琳·奥德丽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柏林人,母亲一直教育她要出人头地,不虚度人生,所以她也时时刻刻在为梦想努力。马琳的父亲是皇家警署的中尉,在她6岁就离开了。成长在缺少父爱的环境里让马琳总是幻想着各种角色。她按母亲的喜好扮演着不同的人物,还刻苦练习乐器,吹拉弹唱样样精通。18岁时她就离开柏林去了魏玛音乐学院,那是一个在德国西南边陲的地方。马琳的努力让同学都觉得非常不舒服,但她却征服了很多人,也离自己想要的东西越来越近。由于母亲经济上无法供给学费,她不得不回到柏林去乐队打工,在这里她凭借着自己的美貌以及出色的才华让德意志剧院和柏林大剧院都抛来了橄榄枝。

年仅21岁她已经为5个剧本出演了7个角色。之后又涉足电影界,凭借自己的演技让梦想成为了现实。当时德国电影业由于战争和通货膨胀飞速发展。1895年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画面的影片就是在弗里德里希大街的冬日花园放映的。而华纳兄弟两个月后才在巴黎发布了高级电影的拍摄系统。此后的20年,柏林人涌向了电影的世界,他们钟爱意大利喜剧瑞典戏剧以及好莱坞的西部片。尽管1914年德国皇帝禁止过引进电影,但是柏林也因此快速发展了属于自己文化色彩的电影。虽然他们其中的很多有些粗制滥造。但是即便是自娱自乐,每年都会有大约600部片子出品。

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奥黛丽得到很多机会提高自己的表演才能。她总是能在镜头和灯光下变换身姿,让人们看到她最美的形象。她还经常以娘娘腔的少男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让人感到格外与众不同。无论在舞台还是现实生活中奥黛丽游刃有余地成为众人的焦点。巴贝斯堡是一个古老的大型电影厂,她经常在这里找寻令人惊艳的着装搭配。遇到了导演斯登堡后,她更有了发挥之地。斯登堡充分发挥了她在歌舞表演的潜力,花大量时间和心血不厌其烦地进行拍摄。奥黛丽最擅长那种欲擒故纵的唱法,非常能打动观众。

斯登堡以亨利希·曼的长篇小说的《垃圾教授》为素材改编了电影《蓝天使》,片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在歌厅卖唱的女子,这个角色正好能够发挥奥黛丽的特长。她也的确在影片中出尽风头。不过男主角并不满意自己逊色于这个女人,甚至假戏真做,在拍摄勒死歌女的镜头时还真的在她脖子上留下了血痕。但无论如何奥黛丽还是成功地获得了观众的喜爱。虽然因为故事结局有些激进,最后不得不被修改,电影厂也与她解约,但是这部电影也成就了她。在首映礼上柏林的观众们都在为她欢呼,她频频出来谢幕,此时她也为自己重新规划了未来,开始闯荡好莱坞。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700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