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中琐记

当初朋友介绍我入群时,我心怀着忐忑,以为那是一帮文人雅士的聚集地儿,我忝列其中,实在有些惭愧,只是久而久之,便变得心安理得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味,在一帮大佬面前也免不了表现一番,现在回想起来都依然佩服自己的勇气。

那时候只要是自己发在公众号上的文章,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往群里扔,哪有那么多的顾虑呢?后来到底还是有些收敛,不想那么张扬了,一则这么莽撞的行为多半只会贻笑方家,二则虽说平台有阅读量的要求,但据我的观察,就算群里有百十号人,真正阅读你文章的人寥寥无几,因此,自己的做法并无多大意义。

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我也坦然了,不是自鸣得意之作,轻易不往群里发了。我感觉像我这种心态的,群里不止一位。有一位老兄有一天晒出了自己的作家证书,还连着写了几首打油诗。这让我想起当初自己交了100元工本费和几张照片,自己后来竟一直懒得去领那证书了,自然也没有协会的老师联系我,这事也就那么不了了之了。当然,尽管没有那个形式的文本,我应该还算是协会里的一员吧。

喜欢潜水的,便一直潜水,喜欢热闹的,隔三差五便出来亮亮相,插科打诨,嬉笑逗乐一番,倒也为沉寂的群里平添了几分生气。有一位前辈老师,我们曾经有过几面之缘,他曾经主动加了我的微信,但也仅此而已,我们彼此一直没有联系过,到底还是不太相熟的原因吧。但是他对于文学的痴情还是令我感动,虽然已逾花甲之年,市里有什么重大文学活动,他一定会设法参加。由此,他经常在群里谈到他的一些想法,回忆儿时的往事,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考据本地的一些方言用法。

或许人上了一点的年纪,尤其是一些有着文学情怀的写作者,在外人的眼里,或多或少都有几分迂吧!抑或他们还会被冠之以“老学究”的称谓,但换句话说,那又何偿不是文人的一种风骨呢?老朋友平时就待在农村,是一地道的农民,每逢婚丧嫁娶,村子里做红白喜事,他必要写毛笔字的,有时还会给逝者作祭文,他是真正扎根于底层的文人,接地气,食人间烟火。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723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