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调研为名,一起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夏色渐收,秋声渐浓,朋友圈里都晒出了心意满满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喝一杯味道浓郁的奶茶,我们可以一根吸管插到底,品尝出茶底、牛奶、珍珠混合搅拌后带来的“真”滋味。
用滚烫的水,“慢工出细活”地泡出浓郁清澈的茶汤。“功夫茶、功夫茶”,泡茶不能急,要肯下时间肯下功夫,调查研究亦是如此,“冷水快泡”带不出茶叶的真味道,“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调研发现不了真问题。党员干部要放下办公室、空调房的水杯,用朴实的“干柴”煮好一锅“热水”,拿出时间利用驻村帮扶、入户宣传、产业调研、返贫监测等工作机会,“泡”在基层,从“屏对屏”到“面对面”,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温度,泡好一杯“和敬怡真”的为民之茶。
用保温的杯,“今日即当下”地取出营养丰富的牛奶。牛奶不适宜长期保存在冰箱,取出牛奶后,要快速地进行使用,调研报告也不宜“放进冰箱”,“调而不实”容易破坏工作成果的“天然营养”。党员干部不能为了“赶报告”“有指标”才去调研,应该紧盯问题和方法的“保鲜期”,迅速汇总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转化清单,用“今日事今日毕”的态度抓好落实,让群众在“真落实、快转化”中吸取调查研究的“活性营养”,促进基层“急难愁盼”的消化,形成良好的“饮用体验”。
用麻利的手,“熟能而生巧”地搓出真材实料的珍珠。珍珠要用正宗的木薯淀粉才可以做得Q弹饱满,不起眼的木薯“巧手”一搓变成了人人喜爱的珍珠,调查研究也需要“真材实料”,不能添加“拍照留痕”“调前通知”这种“植脂末”。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像“淀粉”那般沉淀在底层,对基层的底数清、情况明、群众熟,深入“软弱涣散村”、“重点难点村”、“山区偏远村”等,要听真话敢听真话,对基层的建议、意见、批评、质疑、反对等材料进行“搓洗”,搓去“假、大、空”的杂质,留下“真、诚、信”的核心,让群众“咀嚼”得安心。
借着渐浓秋色,让我们时刻保持“眼里有群众、背后有阳光”,做一杯受大家欢迎的奶茶,喝出调查研究的“真”滋味。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