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线协助生产,我被迫学会一个技能
快到年底了,公司忙着出一批货物,我和几个同事被派到产线协助测试。
产线环境比较恶劣,噪音很大,连椅子都没有,管得也很严,连喝口水都要有人帮忙刷卡按电梯。
这种环境,很难像平时在办公室那样,舒服地阅读写作。
但是,公众号要日更,还要准备成长陪伴群的资料,内容生产不能停下来。
该怎么办呢?只能想办法克服。
结果,几天过去,我发现我被迫习得了一个技能:在恶劣环境中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输出。
接下来就与你分享,我是如何做到的。
产线环境恶劣,无法阅读写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噪音。
来产线之前,知道这里噪音特别大,于是我和几个同事都预先准备了耳塞,效果不错,戴上以后没那么吵了。
然后就是克服大事没有,小事不断的问题。
我们去产线干的活是把产品从包装箱里面拆出来,插到机器上测试。
我负责拆包装,把产品取出来装到测试机台上面。另一个同事负责测试。
测试需要1个小时,这时比较闲,我就站在旁边用手机阅读,码字。
每次下楼喝水,都要穿过一条有3个篮球场那么长的走廊,再等待专人来按电梯。
刚开始觉得耽误时间,总想走快一点,后来,干脆慢慢走,边走边用手机码字。
等电梯坐电梯时,也拿出手机码字。
这样一天下来,我发现,也能产出好几千字。
下了班回到家,把这些内容稍微整理一下,就能输出一篇公众号文章。
几天过去,我发现,我把这个习惯也带到了生活中。
在小区里走路,等电梯,坐电梯时,也喜欢拿出手机码字。
我突然发现,我习得了一个新的技能,就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输出。
那么,为什么去产线这种麻烦事,让我学会了一个新技能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遇到新的问题,需要想办法解决。
这其实是一种倒逼成长的方式。
为什么这种方式能让人成长呢?
因为人的大脑,天生的贪图安逸,不喜欢变化。
变化意味着风险,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对生存是很大的威胁,所以,人类的原始脑天生不喜欢风险。
这个生存本能,放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就会让人停留在原地,无法进步。
但是如何生活中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得不解决,那我们就不得不离开舒适区,去适应变化。
等到完全适应了这些变化,人的大脑就会再次进入舒适区,停止成长。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想要成长,就要故意给自己制造问题?
我觉得,故意制造问题,是无法带来成长的,因为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问题,都是已知问题。
比如,故意不用电脑写作,就无法给你带来成长。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会带来成长呢?
把自己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领域时,面对新的问题,才会带来成长。
举个例子。我几个月前开始日更公众号,到现在已经日更了120多天。
这期间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不知道写什么,选好了题,写不出来,觉得写的东西没有价值想放弃,等等。
遇到问题,就参加训练营,看相关文章,找老师请教。
慢慢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现在也成功坚持下来了。
也就是说,我进入了日更写作这个领域,经历了从痛苦到舒适这个过程,得到了成长。
另一个例子是,在芷蓝姐的鼓励和催促下,我即将开启一个成长陪伴社群。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必然也会让人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如何持续输出内容,如何让内容有价值,如何保持用户活跃度,如何吸引新用户,这些都是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问题。
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得到巨大的成长。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呢?
我觉得,可以每隔半年,尝试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比如,一个自媒体新人,可以先学习写作,做到日更一篇文章。
过几个月,熟悉了节奏,找到了适合的输出方向,就可以做一个小社群。
社群如果运营的好,可以开发新产品,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总之,不断尝试新的事情,不断解决问题,必然可以做到持续成长。
以上就是我如何通过环境的变化,学到一个新的技能的思考。
总结起来就是,不断尝试新的环境,面对新的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持续成长了。
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启发。
祝:
持续成长
--END--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