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没有接地气

礼仪教育没有接地气

在朋友圈中读到网友的分享:“家庭中的礼仪教育:父母往往教育孩子要乖巧听话,见到长辈和亲戚要主动问好,但很少教育孩子如何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谢或尊重。学校中的礼仪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见到老师和领导要问好,但对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礼仪交流关注不足;社会中礼仪习惯:在社会交往中,普遍存在的是对权威和地位高的人的尊敬,而较少考虑到这些人对普通人礼仪的回应。”

   小白兔和小红马是亲姊妹,可是,两个人的交往让人感到特别的不舒服。干活的时候,总是相互使绊子,相互取笑。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姊妹之间的亲密,姐姐不关心妹妹,妹妹不尊重姐姐。两个人的关系纯粹就是一种水火不容。似乎某一个人的存在抢夺了本该属于她们的资源。作为家长,面对孩子之间存在的问题,从来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关系处理方式,总是认为以前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过来的,长大了就会好一点。纵观以前多姊妹的家庭,并没有随着年龄缓和关系,甚至会出现更加可怕的恶化关系的行为。家长把视角关注到孩子对于长辈和亲戚的问候,忽视了同辈之间关系的教育。同辈之间的礼仪教育会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也会让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同伴之间的关系需要教育,不会随着年龄自动形成,除非能够耳濡目染的看到好一点同辈之间的关系。家庭的利益教育只是向着权威的方向,向着对外的方向,而没有关注到同伴之间的利益。

经常在办公室见到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处理。学生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彼此之间没有礼仪教育,超越了界限,让同学感到不舒服,然后发生了冲突。学校要求学生见到老师和领导要问候,并且有相关的礼仪教育。却没有意识到学生之间的也需要一种礼仪教育。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的打招呼?同学之间如何的交往?同学之间如何的称呼?同学之间如何的深入的交流……学校教育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教育,导致学生把礼仪的教育看成是对于权威的尊重。这种向上的利益教育,让学生感到不统一,有一种分裂的感觉。学校的礼仪教育,不仅是对于老师,更是对于同学。缺少同学之间的礼仪教育,让学校的利益教育悬在空中。无法接受到地气。

回到我们的社会,也能够感受到利益对于地位高的人是规范的,而对于普通人礼仪越来越随意。礼仪的教育是向上的,有一种天然的不公平。作为教育者和父母,需要改善这种不合理的礼仪,让礼仪存在于每一个普通的个人。礼仪教育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对于彼此的认可。礼仪的教育需要思考如何让孩子们把对于权威的尊重普及到尊重每一个人。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756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