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个大戏(2)

       《唱大戏》这个单元展示的三节课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活动一是整体了解戏曲人物概况,设计戏曲人物表演的精彩亮相;活动二是了解四大行当等脸谱的常识,设计戏曲人物个性化脸谱;活动三是了解戏曲角色的行头特色,制作戏曲人物行头。虽然最后的模拟表演戏曲精彩片段写在活动三文字稿里面,但实际上超出了活动三的学习时长,应该算是活动四的学习内容了。也就是说,这四个学习活动的关系是递进+并列式的,整体设计(活动一)+分任务1(活动二)+分任务2(活动三)+表演(活动四)。

       其实,这次的大单元教学展示活动中看到三节课加上最后表演活动,可能不足实际学习时间的一半。显然还有很多学习内容没有展示出来。

       比如,大单元第一课必须要明示这个大单元的项目任务是完成模拟戏曲表演,首先要解决全班如何分工合作的问题,角色认领就是个大项目,在场30个学生都要领到角色,认领意向冲突了怎么办,都想当孙悟空或者猪八戒怎么办,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主角、配角之间的关系怎么协调,怎么把30个自主认领的角色都创编在一个故事当中。

       所以,是老师先编好故事,预先设置好30个角色,给学生认领呢;还是学生自发选择角色之后,再根据角色创编故事。这两个方案有很大差异,后者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教学组织难度直线上升,对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更高,要耗费的学习时间也更长。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833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