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先读王摩诘
香菱笑着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有一对:‘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陆放翁就是陆游,大家可以读一下,这两句的音韵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对仗也很工整。
黛玉说:“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念,一入了这个格局,是再学不出来的。”
很多人据此有所误会,认为黛玉不喜欢陆游的诗,或者曹雪芹不喜欢陆游的诗,其实并非如此。
黛玉只是说,陆游的这首诗是小情趣,如果入门时读这种诗,你就会被这些小情趣限制住,格局就很难大起来。
所以黛玉在教香菱进入到诗的领域的时候,其实也给她指出了最宽阔的一条路。
诗如果落在技巧玩来玩去,就是小趣味,真的也没什么意思好读。
真正的好诗,要有一种生命的情境,它才会动人。
所以古人讲“取法乎上”,就是你一开始就读王维、读杜甫、读李白,读出那个大的气度以后,“格”就不会落下来。
黛玉说:“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的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
王摩诘就是王维,大家如果对诗有兴趣,也可以跟着读读看。王维的五言律诗多半是他经历了安史之乱,行走于辋川时的一个心境的领悟。所以这些五言律诗,带香菱进入一个不以词害意的世界。因为一个生命经过这么巨大的打击之后,他只是要讲最真实的话,他不会去计较技巧,所以才会有真正的豁达出现。这就是黛玉安排第一个读王维的原因。而且王维很多东西是延续陶渊明的,心境平淡,意境幽远,字也不难。
读完了王摩诘,“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为什么把杜甫放在第二位?是因为杜甫诗的忧思比较沉重。所以等训练好了“豁达”以后,再进入到杜甫的“重”,最后用李白的豪放去做一个释放。
王维、杜甫、李白这三个人,代表了唐诗的三个高峰,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佛”、“诗圣”、“诗仙”。
黛玉教香菱读唐诗的这三个过程,很值得大家学习。
——《蒋勋说红楼梦》阅读笔记87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