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婚姻时,她们在谈论什么

今天母亲和我打电话,闲聊了一会儿后,话题便又拐向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她说道:“还是找个人嫁了吧,找个 50 岁左右的也行,离婚的、有孩子的都可以。” 我笑着调侃:“我怕有老人味。” 她又退一步说:“那要不 40 多岁的也行,会照顾人的?” 我轻声回应:“妈妈,不是年龄的问题。” 之后,我便嘻嘻哈哈地转移了话题,关切地询问起她的工作和近来身体状况,叮嘱她不要熬夜,早些休息,有时间多运动。回想以前,每逢她提及这话题,我们必定会大吵一架,最后不欢而散。

我朋友小夏和我分享了她的经历:最近她妈妈给她打电话,介绍了一个 40 多岁、条件不错的男人,问她要不要试试。我朋友比我小几岁,也才 30 出头的年纪。

这让我感慨万分,发现了一件极为悲哀的事情。尽管时代在不断进步,男女平等的观念时常被提及,女性地位提高的赞许也常能听到,但现实却是,绝大部分人的内心深处仍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女性过了 30 岁后,仿佛就像极速跌价的商品,在婚恋市场干等着那些手握大部分社会资源的人来挑选。

我最讨厌听到诸如 “男人 40 一枝花”“男人什么时候都可以找 18 岁的女人”“男人七八十还能生” 之类的言论。听到这些话,我浑身起鸡皮疙瘩,那些上了年纪的男人对年轻女孩的觊觎,简直令人作呕。看似社会飞速进步,可在思想道德层面,却仿佛一直停滞在未进化状态。女性永远只是传宗接代的附属品。

我们接触最多的父母那一代人,持有这类思想,想来无非是受到了她们上一代人的影响。她们未曾被教导过女人本就是独立的个体,她们一辈子在男人身边生活,不管过得幸不幸福,不管生活多么艰难,男人都被视为依靠。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贯穿她们的一生,难以扭转。我也曾抗争过,但显然毫无作用。为了维系关系和谐,有些话就听一听,然后随风而去。

曾有一段时间,我陷入极度焦虑。身边 30 岁左右的女性,要么选择冻卵,要么冻胚胎。我已接近 40 岁,却什么准备都没做。我询问过她们,她们说是为了怕以后后悔,给自己多留一个选择。后来我想通了,如果真的想要孩子,能有便有,没有也就算了。因为人生无论做哪种选择,都会有另一条路让人遗憾。无论是年轻时因生活习惯、压力怀不上,还是年纪大了为结婚生孩子发愁,焦虑始终萦绕在女性心头。女性因生育能力被架在现实的火炉上烘烤,以至于许多现代女性都开始怀疑坚持独立是否正确。

当我快 40 岁时,想着伪绝经期将至,更年期也不再遥远。大概女性都如此,在来月经时,不希望它的到来,但当它真的不再按时,或者彻底不来时,却无比焦虑。不希望来是一回事,真不来又另当别论,因为这意味着彻底失去生育价值,被 “市场” 淘汰。真正能坦然面对的女性,究竟能有多少呢?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081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