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917】乌克兰的阿姨不是好惹的
【1】🇺🇦阿姨不是好惹的:
斯薇特拉娜在战前是第聂伯罗市梅奇尼科夫医院的ICU护士,和家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俄国侵略者到来以后,她的儿子志愿参军,不幸在巴赫穆特为保卫祖国献出年轻生命。在儿子牺牲后,斯薇特拉娜也来到了征兵站,报名成为一名128旅的战地医护人员,只为了拯救更多像她儿子一样的年轻士兵,让其他母亲不要再遭受她的痛苦。
在近期俄军动用装甲车与步兵发动大规模进攻期间,斯维特拉娜正身处连级防御阵地。当时指挥官不在,她便接过指挥权。通过电台从营长处获得指示,然后指挥阵地上的战士们行动。
一开始,她与战友一起还击。但寡不敌众,小队被包围,一队俄军占领了一处建筑并封锁了撤退路线,斯维特拉娜无奈之下,只能扛起一枚榴弹发射器:
“我请求战友们不要离开阵地,否则我们都会被俄国人杀死。然后我拿起榴弹发射器,绕过俄军,从侧翼接近,向他们盘踞的那栋房子的窗户开了一炮。在里面埋伏的俄国人全完蛋了。”
斯薇特拉娜此前只在靶场上打过枪,这次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场实战。之前她只负责抢救,运输伤员。
斯薇特拉娜因为她的英勇行为获得了“陆军十字勋章”。但她谦逊地表示“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她已经获得过金十字一等和二等勋章,“而有人被提名了那么多次却还没得奖”。
图片来自斯薇特拉娜的tiktok和🇺🇦总参谋部。
【2】@暖夕酱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网民就把“巴基斯坦”和“老铁”两个字结合起来
1.中巴友谊被写入宪法,巴基斯坦有条《破坏中巴友谊罪》
假的,无论是在巴基斯坦的宪法,还是刑法典中,都没有类似条文,这种谣言传播广,误导性极强。
其实不用查也能想明白,如果真是巴基斯坦的法律,怎么也应该叫《破坏巴中友谊罪》吧?
2.“联合国制裁中国,巴基斯坦投了反对票而经济倒退二十年”
假的,有人称因为上世纪1990年左右事件,导致巴基斯坦为中国撑腰而被制裁。实际上是巴基斯坦因为发展核武器,而在1990年时被美国制裁。
关于巴基斯坦的制裁路径是这样的——老布什总统在1990年因为巴基斯坦制造核武器而对其进行制裁;克林顿总统在1998年的核试验之后加大了对巴制裁。此后,为了使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重新帮助美国,小布什在911袭击事件之后终止了对巴制裁。
巴基斯坦的确非常落后,这是个在和平基金会2016年统计的“全球失败国家排行”中,排名第14位的穷国。但他们绝不是因为支持中国才贫困,相反,因为支持中国,巴基斯坦得到了不少好处。
3.汶川地震,巴基斯坦为了多运帐篷,把飞机座椅拆掉,总统一直站到了中国!
纯粹造谣,2008年地震时,巴基斯坦总统为穆沙拉夫。这位仁兄当时身陷弹劾门,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都没参加,时隔一年后,才以“前总统”身份前往四川访问。
此外,当时为了运帐篷也不用拆巴基斯坦飞机的座椅,因为负责空运帐篷的,是中国长城货运公司的专机,掏航费的是中电科、中冶、华为、中航技和中移动五家公司。
这类谣言帖让人觉得是中国欠了巴基斯坦很多,是巴基斯坦一直在帮中国,中国对巴基斯坦唯有肝脑涂地,否则根本无以为报。这种内容的传播,真的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吗?
4.他不在乎你是男是女,只在乎你是不是中国人
在房姑娘的演讲中,有这样的内容,似乎无论男女,在巴基斯坦都能得到同样尊贵的对待。
完全错误,在巴基斯坦,中国女子过去后可以立刻直观地感受到强烈不适感。
某视频网站曾制作户外真人秀节目《侣行》,在第三季第八集时,节目组到达了巴基斯坦。女嘉宾梁红在户外与人交谈时,被身旁的中年男子要求戴上围巾,该男子将自己的围巾直接摘下,套到了梁红的头上。梁红事后说“当时真的吓了我一跳”。
该男子对节目组向导说,这个女人的行为是非常不得体的,一个女人的头发和脖子必须要遮上,如果不遮起来,跟她在一起的男人会感到羞辱。向导随后让梁红赶紧进到车里躲避,并说,当地男人如果说这样的话,就代表他已经很愤怒了。
此外,在一些公开活动中,梁红也均因为性别问题受到了区别对待,在此就不细说了。总之,在一个有宗教信仰的国家,臆想女性也能像世俗国家一样受到同等对待,是标准的意淫。
5. “兄弟情”“牢不可破”……
接下来要举的这个例子,不是为了反证什么,而是告诉大家,巴基斯坦人也是人,没有什么超乎寻常的地方。不要随便给人家戴高帽,更别对双方关系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
他叫闫肖,是葛洲坝巴基斯坦NJ水电站项目部的副主任,负责协调中国员工的日常生活问题。2013年5月的一天,一位巴基斯坦员工,因为误会与中国员工发生争吵,由于双方都在气头上,巴基斯坦员工就当着大家的面,诬陷中国员工把他们信奉的《古兰经》摔到了地上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此举会引发什么后果。要不是闫肖本人也是伊斯兰教众,又在当地有一些威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擅长意淫的人,大多不自信
其实房姑娘演讲中还有一处致命问题,她讲到“保护我的是一个一米九几的大兵,我在集市上买裙子,问他哪条好看。他端起AK47对老板说:‘你,买一条,送一条,她,中国人!’”
先不管这件事是否为真,这种自豪心态以及网友听后纷纷表示的受用感,就非常魔幻——人家一个正常做生意的店铺,突然来了个外国人,然后本地军警拿AK对着你说,这是友邦来客,你必须买一送一!
如果这种故事放到中国,当事姑娘换成美国人,中国人又怎么想,中国媒体又会如何传播?
这种用抢劫代替交易的方式,既不值得推崇更不值得自豪,更别提社交媒体上引发的一片高潮。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些谣言段子,实际上大多来自一位叫“MK800”的军网写手,这位写手通过制造爆炸性而又煽情的军事谣言迅速发迹。而他发迹的背后,不正是网民的内心期待么?
有网友这样评价:“一个主权国家居然制定法律表达对他国的友谊,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杜撰出这些言论的人其实是在侮辱巴基斯坦,他们的动机并不是想赞美中巴友谊,而是借此满足自己那点可怜的虚荣心,优越感……国家再小也是国,请尊重别人。”
的确如此,一个成熟的国家和国民,不应该去追求超越正常的双边关系。国家之间的友谊也应该建立在长期或短期的利益之上,不切实际的过分亲密,不论对于个人、集体还是国家而言,都是不恰当的。
这个道理,其实很粗浅。
【3】。
【4】@苏耷水
@九之尾:丁文江嘲竹诗: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成群能蔽日,独立不禁风。根细成攒穴,腰柔惯鞠躬。文人多爱此,生气息相同。
【5】@胖虎鲸
这些当然越多越好,越好使唤越好,而且他们还能互相结合产生下一代资源供给使用,哪个帝王不爱呢?
是不是现代文明社会很简单,就是不再把人当工具,而是切切实实当做人来尊重,有了人性的尊严。
所以不要吹捧古代帝王了,看什么《雍正王朝》《汉武大帝》《康熙大帝》能激动得泪流满面的朋友,你需要的是尊严,而不是给自己找爹。
【6】斯嘉丽·约翰逊谈及早期职业生涯被物化经历:
"《迷失东京》之后,连续数年递到我手中的剧本全是'花瓶女友'、'第三者'、'性感符号'——仿佛被困在永无止境的轮回里。女性成长必然伴随着性意识觉醒与魅力绽放的过程,当你终于能自在展现真我时,那种蜕变充满力量。你穿着心仪的服饰,尽情表达个性,可蓦然回首却惊觉:'等等,我好像正在被'——我不愿用'剥削'这么沉重的字眼,但确实,那是某种隐形的凝视体系在作祟。”
【7】@老郭说说说
年轻人嫌麻烦,也不爱应酬这些事,又贵又折腾人的流程直接就pass掉了。你们说这会不会是未来的趋势?这样的婚姻方式你们觉得好不好?
【8】@冬亚
说一个工作。。。。。
收入还行,少的都有四五千,多的地方七八千
工作完全不累不辛苦,就是坐着,甚至都不用干活。
也基本没有加班,一般一天上6-8小时,第二天还能休息一整天。
大多都是包吃,吃的也还行。
没有绩效考核,没有KPI压力,几乎没有办公室政治。
你只要去上班,坐那就等着拿钱就行。
但是很多人还是扛不住,受不了。
底下很多干过这个的也都说情况属实。。。。
这份工叫留置看护。。。。。
【9】@西门大妈
当年由于鲁迅刻苦,外加藤野先生的督促和教导。他他第一学年的总成绩在142名同学中位居68名,算是中游。这引起了日本学生的不满,诬蔑说藤野先生在讲义上给鲁迅泄漏了解剖学的试题,否则中国人怎么可能考得好呢?鲁迅也深深感到了耻辱,写下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但是后来这场风波不了了之了,也没人再怀疑鲁迅了,为啥呢?因为鲁迅虽然总成绩还不错,但是偏偏藤野先生教授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没及格...
你说藤野先生照顾他了吗?
但是藤野先生对他的好意,他铭记终身,后来他把藤野先生的相片,挂在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鲁迅去世后的1937年,日本的《文学向导》刊登了藤野先生怀念鲁迅的文章。藤野先生写道: “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而至死周君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有音信,我会怎样的喜欢呢?遗憾的是,到如今是怎样也不成了。蛰居在这样的乡间,外边的事尤其对于文学我更是门外汉,所以什么也不知道。”
大概在藤野先生心目中,自己只是顺手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吧。他对鲁迅的帮助和鼓励,几乎全都是出于“本能”,从没有想过,他那次自己都忘记了的善举,会让他进入成为无数中国学生青少年时期“背诵全文套餐”,成为中国几代人家喻户晓的人物~
@-取个名字可真难啊-:东北大学校史馆一半都是讲鲁迅先生,当然包括先生的不合格成绩单
【10】六层楼先生
《匹兹堡医护前线》非常值得看,因为其拍摄方式比较特殊,所以临场感非常强,我和夫人全程跟着当中的主角进行鉴别诊断,沟通治疗方案,感受生死时速,患者一个接一个,各个都有挑战性。
而且必须要说,知识密集程度非常之高,以至于我和夫人每隔几分钟就要停下来进行沟通和学习,整部剧15 集记录了 15 个小时的急诊,我俩看完像是在急诊轮转了一个月…惊叹医生的救死扶伤,但同时又精疲力竭!
总之,向在急诊一线奋斗的老师和同学致敬!
哦,对了,如果你们想要看的话,当中有些画面还是得做一下心理准备。
【11】三宅唱 上海大学讲座分享:我很喜欢无声电影,因此也看了很多,有美国的,德国的,日本的,我认为无声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让画面中的所有事物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观众们会把目光平等地分配给它们,如果是一部有声电影,大家通过只会关注到正在说话的人,而忽略在他周围的其他存在,所以无声电影这种平等的观看方式非常吸引我。
【12】拉斯维加斯,60年代末,监视客人有没有出老千的赌场经理
【13】桑格格桑格格
《姑娘,好好放你的羊》——姑娘,好好放你的羊,走丢的羊总能找回来,走丢的人却再也找不见;姑娘,好好放你的羊,羊找回来还能挤出奶,找回的人却再也不说一句话;姑娘,好好放你的羊,羊儿找回可以宰了吃肉,找回的人剥了皮也找不到那颗心脏。姑娘啊, 你好好放羊,一天又一天的放羊。
【14】有限次重复博弈
索罗斯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自然现象属于一个世界,科学家的陈述属于另一个世界;自然现象可以充当独立的客观标准,科学则赖此判断其陈述的真理性或有效性,但在社会科学中,不存在这样的客观标准。由此,索罗斯提出了自己的反身性理论:由于不完备理解的问题,事件的参与者会形成固有偏见,他们根据这个固有偏见作出的决策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进程。事件的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构成一种被索罗斯称为的反身性关系,在这里,不会有均衡的结果,只有一个永无止境的变化过程。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