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好接力棒,奔赴强国科技之约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文章强调,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正处于创造力的高峰期,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源头活水”。各级党组织要凝心聚力,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摆在重要位置,让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先锋力量。

跑好砥砺奋斗的接力棒,助推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纵观世界发展史,科技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从蒸汽机到电力革命,从信息技术到人工智能,每一次科技突破都深刻改变人类文明进程。近代以来,中国曾因科技落后而饱受欺凌,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撑,就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量子通信、5G技术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奠定了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只有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跑好敢闯敢试的接力棒,助推科技创新越来越广。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近年来,美国在芯片、高端装备等领域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更加凸显了自主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夯实科技创新的根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只有突破“卡脖子”技术,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近年来,我国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仍有大量关键技术亟待攻关。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难题。另一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完善科研评价体系,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研究。同时,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创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跑好实干笃行的接力棒,助推人才赋能越来越多。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勇攀高峰。从钱学森、邓稼先到黄大年、南仁东,一代代科学家以“甘坐冷板凳”的坚守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铸就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辉煌。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要传承这种精神,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中勇挑重担。同时,要优化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注重培养交叉学科人才,企业要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让更多“千里马”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竞相奔腾。

(集安市财源镇人民政府  刘曈)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133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