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338)

这一声倒彩喝得好响,直震得帐上嗡嗡作响,好似晴空一声雷。魏延正在得意时,要想举剑相刺,冷不防有人喝出这种彩来,只觉得心中“格噔”一跳,手上顿时软了下来。
假如今天魏延是真的舞剑,听到这种重彩声,心里一高兴,剑就舞得更好;可今天设下的是“鸿门宴”,突然有人在他下手时这么一叫,魏延哪有不心颤之理!正所谓做贼心虚也。
再说,行刺人早有预谋,而被害人一无戒心,就象猛虎与绵羊一样不可相敌。在良心上魏延已亏了一筹。非比棋逢对手,双方相持不下,有人在旁喝彩,那必能使战将力涨千斤,毫无惧色。
就这么一顿,魏延便不得其势,只能重新退后,再舞一路。回眸往帐口喝彩的人看去,原来是个小小的副将。心想,这个家伙竟恁地胆大,敢在这个紧要关头大喝倒彩,等我杀了刘璋再来收拾你!
坐在对面的黄忠也被这一声喝吓了一跳,望着自己面前站立着的一个小小身躯,自忖道:这么小的一个人,嗓门竟这么亮,站立平地又这么气派,俨然象一个叱咤风云的主将,哪里象什么副将!倘若他是一个副将,遇到了这种骇人的场面,无论如何不敢这么直声地呼喊,常言道:艺高胆也大。
我刚才问他姓名时,他心不在焉地答说是张任,后又匆忙补充说是张任手下的副将。虽说这是一个小小的失口,但也并不是偶然的。照我看来,这个人纵然不是张任,也绝不会是副将。
再说刘备进关赴会未带一将一兵,刘璋到此也不应带有侍从;既然有人护驾,其人必有高超武艺,倒要提防着点,切不可掉以轻心。
黄忠开始对张任存有极大的戒心,双目盯着他。
庞统毕竟是个文人,对双方战将的心理没有正确的体察,他以为有人为魏延喝彩,表明魏延的剑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帐上没有一个人比得过他。这样就可以趁人不备刺去刘璋。
心想,既然上盘行刺未遂,那就从下部入门。便挥动手中扇子在腿上腿下转了几圈,轻轻拍了几下。
魏延看到以后,振作精神,一面急急舞动手中的宝剑,一面小步退往酒席,企图把宝剑从酒席下伸进去,刺进刘璋的腹部。这样杀死了刘璋以后,让他安静地倚在椅子上,人不知,鬼不觉。
张任看到魏延第一次行刺未遂之后,已摸熟了庞统暗示的规律。现在见庞统尚未察觉有人看破机关,你命魏延从下部行刺,便来了火。心想,好哇,他还当我真的在喝彩啊?那让我再来喝一声,话中丢一些音头。要是庞统能幡然醒悟,制住魏延不再作此恶劣的勾当,那就前嫌全消;倘然仍执迷不悟,那我就使些手段出来,叫他们尝尝苦头,知道川中并非都是孬种,有本领的不乏其人。
正在此时,魏延已露出剑锋,矮身向席下刺去。张任迅速操起桌上的酒杯往桌上一碰,“乓”地一声响,美酒四溅,同时猛吼道:“舞剑手,尔的剑上须当心了!”
说也奇怪,魏延自从第一次被喝住后,心里一直在提防再有人喝彩。现在猿臂方舒,两耳倾听帐口声音,果然又有一声巨响,而且直呼舞剑手当心,只觉手一抖,浑身顿时又象泄了气的皮球,一点都使不出劲来,只得把手一缩,人退了回来。
心悸之余,羞恨交集:羞则羞,我魏延堂堂一员大将,竟被这小小的副将叫得神魂颠倒,连一个一无防备的刘璋都刺不死;恨则恨,这副将屡屡跟着我缠绕不休,而黄忠竟在何方?怎么连他也对付不了?应该把他赶出去!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222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