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这个题材,正在上演疯狂牛市!

 A股这个题材,正在上演疯狂牛市!

 来源: 星图金融研究院


近期受种种因素影响,A股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板块轮动明显加快,操作难度也越来越大,虽然不乏各种题材的表现,但大多数都是“一日游”行情,难有持续性可言。

可是有一个题材,在过去一周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会上演涨停潮,个别公司的股价甚至在短时间内就达成了翻倍的壮举,绝对算是不折不扣的牛市行情了。

这个题材就是并购重组。其行情源自于5月16日官方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重组办法》),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优化,而这也是继2024年“并购六条”推出后,资本市场改革的又一重磅举措,充分体现出监管层持续并购重组的决心。从市场反应来看,显然是对《重组办法》给予了高度认可。

此次修订后的《重组办法》,有哪些增量信息或亮点值得关注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二:

一方面,《重组办法》除了在多个方面做出了进一步优化之外,还提出多个“首次”,即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要求,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等等,种种措施能够充分满足上市公司灵活安排交易方案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并购重组的效率。

另一方面,《重组办法》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明确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重组上市中作为中小股东的锁定期限由24个月缩短为12个月。如此便有利于畅通“募投管退”全链条,提升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的积极性,推动更多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也凸显出监管层更加包容的态度。

为何要如此大力度地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原因在于,此举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对行业格局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都能带来诸多显著的正向影响。

首先从企业层面看,并购重组能够立竿见影地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产业链分工协同。

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举措,可以把不同企业有限的、优势的资源聚焦在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从而最大程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布局调整,促进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

与此同时,并购重组还能有效打破不同企业之间协作壁垒,全面推动资金、人才、科技等多重生产要素深度融合,继而增强产业链协同能力,从根本上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推动企业的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打造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一流企业。

其次从行业层面看,并购重组有助于推动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于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来说,依托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淘汰落后产能,促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行业整体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例如钢铁行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可以在减少很多小规模、高能耗、低效率生产企业的同时,加速形成大型、高效的钢铁集团,继而实现行业的集约化发展。

此外,并购重组还有助于行业内的创新发展。企业合并后,可集中更多资金和人才投入研发,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增强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并购重组能够为国民经济提供高质量增长动能。

一方面,并购重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资金流动或资产交易,能直接带动投资增长,刺激经济活动;另一方面,成功的并购重组能提升企业效益和行业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扩大生产,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便是产值、就业、税收等重要指标的增长。另外,在国民经济转型时期,并购重组还能助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比如,传统产业可通过并购重组引入新兴技术和业务,实现转型升级;而新兴产业则能借助并购重组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推动经济向创新驱动、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等等。

话说回来,本轮并购重组行情能持续吗?

事实上,A股自2010年以来至少出现过两轮较大规模的并购重组行情:第一次是在2013~2015年,当时受产业整合与科技并购潮(如TMT、传媒)的影响,创业板指出现大幅度上涨,甚至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历史级别的大牛市;第二次则是在2019~2021年,由于科技并购潮的来袭,催生了电子、半导体等板块的大行情,其中电子指数累计上涨超过175%,半导体指数更是累计上涨近400%,表现极其突出。

进一步分析可知,上述两次并购重组行情的发生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参考国海证券的研究思路,并购重组行情主要源自于三重力量的共振,分别是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产业周期上行的可行性、政策支持催化剂。这里不妨以2013~2015年的并购重组为例,做一个简要复盘。

宏观经济层面,当时受种种因素影响,PMI、工业企业额利润增速等中周期宏观指标均显著放缓,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均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并购重组推动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可谓势在必行。

产业层面,当时的TMT产业正值上行周期。具体而言,2013年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4G牌照,宣告了“4G元年”的开启;而2013年我国月均智能手机出货量站上2000万,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埋下伏笔;另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2013-2015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从42.1%上升至50.3%,网民规模从5.64亿上升至6.88亿,手机网民规模从4.20亿上升至6.20亿。种种迹象都佐证了TMT产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政策层面,并购重组支持措施频发。例如,2013年1月工信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并购重组的基调,后续国务院、证监会、银监会、上交所、深交所等多部门和机构从审核简化、资金支持、监管优化等多个角度推动并购重组工作。此外,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市场经历了长达15个月的IPO空窗期,这让并购重组成为投资机构主要退出企业和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路径。

正因为上述三重因素的共振,才掀起了资本市场上轰轰烈烈的并购重组大行情。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形势同样具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或许暗示着,当前新一轮并购重组行情已经具备客观上的启动条件,相关板块上涨可期。

具体配置方面,建议重点跟踪以下三条线索:

(1)军工与航空航天

军工与航空航天板块历来都是央国企并购重组的热门领域。通过并购重组可以整合优势资源,例如将分散的科研力量、生产能力进行集中,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从而更好地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拓展市场,在国际军工市场上提升竞争力。

(2)资源与能源

资源与能源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具体,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例如实现矿产资源的集中开发,提高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等等。对于能源企业,通过重组整合发电资产等,可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3)科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高层格外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而科技企业的并购重组亦是暗潮涌动,不久前的国产算力龙头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的吸收合并,便是让市场为之震撼的典型案例。科技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可以整合更多技术资源,并实现彼此间的优势互补与产业链协同,如此可以更好地推动重大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从而加速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进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316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