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设计准备元素(一)
教学过程简化后,有四个元素:准备,建构,应用,反思。
准备阶段作为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起始阶段,主要任务是激发参与动机和明确学习方向,为后续的学习准备。
要学生感受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关联,而激发学习动机,这会带来一种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聚合性学习仅是指书本上的一些知专家结论。但是专家思维则是拓展性的,分散性学习,分散性学习是无边界的,需要学生主动的去探索。
1.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当中,小豆豆对于几何学习,掌握的非常好。因为老师告诉他学习了几盒,在爬树的时候能够计算出树的高度。但是没有回答出代数的学习意义。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那么就会激发它们巨大的学习潜力。
2.要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不能靠外在的胡萝卜和大棒来维系,因为这样的方式只能说明学习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但是如果一味的为了追求成就感和快乐而降低了学习要求,也不是大概念所提倡的。大概念所追求的学习成就感和乐趣是:希望学生既能投入高挑战学习,同时这种投入是自愿和领人愉悦的,这就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创造一定程度的惊异,可以作为学习的导线,因为惊异可以引发人的好奇心。
当一个孩子全身心多感官的被一个东西所吸引,心中产生巨大疑问时,引发的强烈内在动机会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从而促使他们完成高质量的学习。
所以我们可以向电影和游戏的设计来学习。将神奇悬念,冲突等导线元素,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概念教学不仅要在学习开始是计划学生参与的动机,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要让学生维持比较高的动机水平。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