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读不完的书,我的十余年“尴尬”读书史

说来惭愧,我的“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症状相当顽固。自打2011年购书热情高涨以来,书架是充实了不少,可偏偏有三本书,像中了魔咒似的,读读停停,至今未能“通关”。这份尴尬,今天必须摊开说说。

《红楼梦》:跨越近三十年的“拉锯战”

初遇(1997年):彼时囊中羞涩,在盗版书摊花十块钱捧回一本厚厚的《红楼梦》。雄心勃勃翻开,生僻字一个接一个,字典翻得比书还勤。结果?咬牙撑了五六回,实在啃不动,束之高阁。

再战(2011年):这次学聪明了,下载了朗读音频,想着“听书”总行吧?可惜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循环听了开头几回,又没了下文。最“心虚”的是给学生讲《红楼》片段时,还得偷偷查资料,硬是凭着钻研那一丁点内容的劲头,让学生误以为我早已通读全本!

三度启程(现在):这次装备升级!喜马拉雅上找到了带精细解析的朗读版,主播声音悦耳,讲解透彻,关键还免费!同时,读书APP里的精排版也安排上了,手机阅读,字体够大,比纸质书还方便。沉寂的热情,似乎又被这唾手可得的好资源重新点燃。

《宋词三百首》:陪伴与搁浅的循环

2011年,盗版书店再次“立功”,十块钱带回了《宋词三百首》。后来还下载了配套音频。母亲生病住院那段日子,我在病床旁守护,陪伴之余就戴着耳机听宋词。断断续续,倒也听会了二三十首。母亲病愈回家,生活回归日常,这本词集和它的音频,也就悄然退场。

今年春天,喜马拉雅推送了《宋词三百首》的讲读版,兴致勃勃坚持了两周,结果...历史重演。这不,暑假到了,我再次把它从书堆(或收藏夹)深处“打捞”出来。这一次,说什么也得坚持下去!

《孟子》:被中考“腰斩”的半部经典

这本《孟子》购于2009年,宝鸡的盗版书摊,五块钱搞定。2012年,我找到了讲读音频,认认真真学了半年,进度条眼看就要过半。然而,初三下学期紧张的复课备考袭来,时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孟子》的研读,无奈中断。这一放,竟是悠悠十余载,直到今天。

写在最后:这次,必须战胜惰性!

三本书,三段未完成的旅程,归根结底是惰性作祟。看着它们,既是书架上的风景,也是心头的小小负担。这次重拾旧卷,我给自己下了“死命令”:定好计划,严格执行,不仅要读完,更要读透——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感悟。

十年尴尬史,是时候画上句号了。这一次,让书架上的“风景”,真正内化为心灵的充实。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860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