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 早期苹果营销哲学,主打三点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1252/1300 天
你好,我是陆不弃。
今天继续分享精读《史蒂夫·乔布斯传》的感悟。
【摘录】
01.
马库拉在一页纸上写下了一篇名为《苹果营销哲学》的文章,强调了营销的三个要点。
第一点是“共鸣”,就是要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我们会比其他任何企业都更加充分地了解用户需求。”
第二点是“专注”,“为了出色完成既定目标,我们必须心无旁骛,放弃所有无关紧要的心思和追求。”
第三点同样重要,叫作“灌输”,其中心思想是人们对一个公司或产品的印象基于其对外传递的信号。
02.
乔布斯还坚持苹果要给客户提供与众不同的服务,他想把Apple II的保修期定为一年。斯科特目瞪口呆,因为行业惯例是90天。
有一次,两个人因为这件事争执不下,乔布斯又哭了。他们绕着停车场走了一圈又一圈,以此平复心情,最终,斯科特决定做出让步。
03.
Apple II在市场上连续销售了16年,在此期间,不同型号的 Apple II的总销量接近600万台。Apple II对个人电脑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要超出其他任何一款电脑。
【感悟】
01.
早期苹果营销的三个要点:共鸣、专注、灌输。
共鸣,讲究的是为用户着想,为用户的需求着想,为用户的使用着想,包括为用户的体验着想。
比如,乔布斯不管行业管理的保修期90天,硬是把Apple II的保修期拉长到1年,这就是为用户体验着想,尽可能减少用户的后顾之忧。
专注,心无旁骛地去完成目标,想方设法去创造伟大的产品,放弃无关紧要的心思和追求,这也就意味着要做减法,把注意力和资源都聚焦在最重要的事上。
灌输,外界、用户对于公司及产品的印象,是基于公司及产品传递的信号,所以,不管是产品本身的功能、包装,还是营销的做法及调性,决定了品牌调性,影响了外界的看法。
马库拉精准的把握了苹果的调性,形成了这一页纸的苹果营销哲学,不仅对于早期苹果研发和营销产生了很大影响,也被乔布斯吸收借鉴,在后来几十年运用于打造经典之作的过程中。
后来的乔布斯,已经能够灵活运用,技法炉火纯青,在科技圈成为乔帮主的存在,苹果产品俨然宗教产品一般。
果粉眼中音乐播放器,只有苹果和其他,他们眼中的电脑,只有苹果和其他,他们眼中的手机,只有苹果和其他,他们眼中的平板电脑,只有苹果和其他。
从某种程度上讲,确实如此。
02.
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后,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勃兴,智能手机行业在中国突飞猛进的时候,江湖人称雷布斯的雷军,将小米做智能手机的互联网思维概括为七字口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这个七字诀和早期苹果的营销哲学,可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者都有专注,苹果的共鸣是为用户着想,不遗余力打造极致的产品和用户体验,小米造手机也讲究一个极致。
苹果的营销讲的是灌输,不确定这个跟特劳特的定位理念有没有关系,讲的是公司主动发声,向外界传递信号。
而到了小米造手机的年代,这样的发声就变成了口碑效应,好的产品和体验,会借助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吸引关注。
而至于快,乔布斯本就是急性子,在工作中经常暴躁、急不可耐,他带着团队快速研发、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后来的雷布斯也是如此,不过在快上,更加具有时代特性。
好的理念,总是能穿越时间,好的做法,在不同的公司里能够异曲同工。
好的,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