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品牌策划今天又面试了哪家公司?(2)

经历上一家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之后,再次筛选岗位和公司,还是要看整个部门和公司的组织架构,情愿面试的时候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螺丝钉岗位,也不要去分工严重不明确的小公司。

这个时候一家原本在广州发展,现在准备扎根杭州的彩妆品牌向我发出面试邀请。因为是对方先主动在招聘软件上和我沟通,所以我在打招呼之后才仔细地看了对方公司的简介:一个中等规模的公司,岗位职责划分都比较明确,是我心中一个正常公司的标准,之后看了公司的一些基本福利,上班时间和休息时间,都是标准的。

所以我非常迅速地答应了对方的面试邀请,哪怕面试的单趟路程需要1小时12分钟——听起来是非常长的路程,但对于上份工作单趟同情一个半小时的我来说,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熬,这样长的路上,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临时抱佛脚,在各个APP和网页搜索这家公司所有的品牌,品牌最近的动向等等。

但可能是一开始就抱着随便面面的心态,导致路上看这个品牌的时候只了解了一些表面的信息,没有挖掘深层信息,比如,身为美妆品牌,国内此类产品的竞争对手是哪类——当时面试官二面的时候我就卡在这个问题上了,除了这个问题,我自认为回答的都很好——

当天下午从高端的无按键化电梯进到公司之后,发现前台的位置空着,于是只能走进大的办公区域——前台的旁边就是大办公区,大概放了4张面对面的办公桌,加起来大概有十几个人在工作,并且都是女生——女生含量比较高的话,对整家公司的好感度就会上升,因为女孩子做事稳妥,也不会甩锅。

看到我进来也有一些面对着我的女员工有些疑惑,介于我小声问可能大家听不到,也有可能这边坐着的不是行政工作的人事,于是我在办公区用比较高的音量喊:“你好,请问面试找谁?”

音量可能真的比较大,把大办公区隔壁小办公室的一个女生喊了出来——她就是我的面试官,也是我面试的这个岗位的现任负责人。

从第一眼的印象来看,我觉得她的年龄不大,面相也是白净又温和的类型——我面试的时候很喜欢看面试官的面相和整体氛围符不符合我的期待,比如面相是否柔和,不尖酸刻薄;身体是否干净无异味,是否有礼貌等等。因为总结以前的求职经验,第一眼就合眼缘的领导和老板,往往能默契地共事更久。

坐下之后,我简单地介绍了我自己,面试官也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幸运的是,虽然换了一个品类,但工作内容和我上家公司的工作几乎一模一样,我当时觉得胜券在握——因为面试官也跟我聊到了薪资,公司基本福利待遇等等,我觉得都OK。

但中间有一个问题让我有点介意:面试官问我最近几年有没有结婚或者生小孩的意向,如果有的话,还是不太适合这个岗位,她也坦白地说,自己也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所以才准备离职。

当时听到她说这个话,其实我有一点惊讶,因为完全看不出来她是一个已经结婚,已经准备怀孕的女人,她看起来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个公司是比较养人的,不然多的是工作量大的公司养出来的面如枯槁的员工。

虽然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敏感,但我还是回答了,我近几年没有结婚和怀孕的打算。

或许是面试官觉得我这个年纪——已经31岁的女性,有可能为了工作撒谎,所以在整场面试最后,又问了我一遍这个问题:虽然公司平时也不会加班,但这个岗位也比较耗费心思,如果你这两年准备备孕的话,我建议还是不要。

我当时非常紧迫地想要得到一个各方面都还不错的工作,所以在她再次问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也非常坦白地说,我是不准备结婚的,也不会要小孩。

她听了之后就说:“那你稍微等一下,我找老板进行二面。”

“找老板”、“二面”这两个词加起来的意思,就是入职成功率很高。

过了大概五六分钟,又一位男士进了会议室,又让我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他就是这个公司的老板,这又让我诧异了一下,为什么女性美妆公司的老板或者创始人,有很多是男性呢?他们也不用化妆品,真的懂女生想要什么吗?还是说倡导女生要美要精致的服美役的钱比较好挣?

这个念头在脑子里一闪而过,然后我的生存本能就跳了出来:你需要工作,需要钱,才能生存下去!

然后就把这个念头抹去,继续和老板对谈。

和老板整体聊下来也很顺畅,除了一年两度的招标商拍我没有经验之外,一切都OK;这点老板也注意到了,说让面试官带着我做一次其实就会了——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喜,十拿九稳,稳了。

但临到最后,老板又问了我一遍关于生育的问题,这是这场短短的面试里的第三次了,我还是对面试官的同样回答:我不准备结婚,不准备要小孩。

和老板简单的复试之后,就结束了面试。整场面试下来,我觉得我自己的发挥还是比较不错的,加上对方的反馈感觉也很多,也着重谈到了薪资这一部分,所以觉得入职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于是我就安心回家等通知了。

面试结果一般是2-3天出,所以如果对面没有消息的话,我会在面试当天之后的第二天下午去boss上问对方最终的回复。

在我问出面试结果的问题之后,对方说抱歉,因为一些原因还是没能录取我,如果之后有机会的话,可以跟我合作。

这种套话我见的比较多了,当时只想要一个明确的回复:为什么我没有被选上?

有可能是有更适合的候选人了?或者同等资质的候选人其他人的薪资更低?或者我哪些方面的岗位匹配度还不够高?我不想一直内耗,一直在自己的脑子里找原因,所以问hr,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呢?

Hr说,面试完几轮候选人之后,公司另外一个部门的同事说想要竞聘这个岗位,最终让那位同事转岗了。

我当时真的有点无语,如果是内部竞聘的话,完全不用向外发布招聘信息和面试信息,还让我和其他候选人多跑那么几趟,费时费力。

不过从对方公司的角度考量,可能是对比了外面的候选人,还是内部的人员更了解产品和工作流程,薪资说不定也更低。

管他呢,反正不是我自己的问题就行,不让我陷入我不如其他人的内耗就行。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898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